哎呀,我听了以后觉得也是,自己仔细琢磨了一下,如果每个月到手能有五千多元的工资,或许咬咬牙还能坚持干下去。毕竟一个人的开销相对来说还算好应付些。
可是啊,一想到家里年迈的父母还需要我的经济支持,要是每个月只能拿到三四千元的薪水,那这点儿钱哪里够花呀?真不知道为啥别人都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的,而我却如此艰难呢?
再说了,算起来我来康康这边都已经工作整整五年了,最近还调到了刀具室工作。
也许,我真的应该认认真真地考虑一下是不是要辞职,然后去找一份新的工作喽。
嗯,看来是时候开始着手准备寻找下一家公司啦!
回想起两年前,在那刀具室辛勤工作着的宋海涛,不禁让我心生感慨。那时的他,可是拥有师一资位、拿着每月四千底薪的“能人”呢!
想当初,他本是在繁华的广州地区工作,却因公司调配,辗转来到了河南郑州。初来乍到时,他刚刚晋升为师一,肩负着重任,在港区那头参与新开工厂的建设,并带领着一批批新进员工熟悉工作流程。
此后不久,宋海涛又被调到了八大街加工区继续奋斗。在这长达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可谓是身经百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仅当过生产线长,有条不紊地管理着生产线上的各项事务;还担任过品管组长,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甚至连现场生技的领班岗位都留下过他忙碌的身影。然而,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增长和长期劳累,他自称身体状况逐渐不佳,最终选择来到相对轻松一些的刀具室上班。
就这样,宋海涛在这家公司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期间,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行业淡季,但他始终没有放弃,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不知不觉间,十五个年头过去了,社保终于交够了。可令人惋惜的是,他终究没能等到公司主动辞退他并给予N+1的丰厚补偿,或许是实在不愿再继续这般煎熬下去,于是便自行提交了离职单,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曾经挥洒无数汗水的地方。
曾几何时,有很多人扬言要一直干到富士康这个园区倒闭为止。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真正能够日复一日坚持下来的又能有几人?别说半年了,就算是能熬过十年、二十年的,也是凤毛麟角啊!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真的觉得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轨迹会跟他如出一辙。那时的我常常陷入沉思,如果哪一天我能够顺利晋升为师一级别,每个月能拿到四千元的底薪时,我绝对不会再选择去从事现场生技这份工作了。
毕竟,如今的我已然迈过了三十岁这个门槛,身体素质早已不比当年,再也经不起像过去那样整日奔波于各个车间之间,不停地维护那些复杂的机器设备以及处理各种突如其来的异常状况。
而且,每天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生产人员还有品管们展开一场又一场艰难的“三角博弈”,实在是让人感到心力交瘁。
于是乎,那个时候的我满脑子都在憧憬着能够进入一个相对轻松些的部门,安安稳稳地度过接下来的日子,最好就是能到刀具室里找个位置坐下,然后慢条斯理地拆解、更换刀具就行了。
哦不对,准确来说应该是治具磨头才对,因为当时我所在的湿抛制程所使用的ABB机器正是这种治具磨头。
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仅仅过去了短短三年的时光,我竟然真的被调到了刀具室工作,并且成功晋升为技师一级。
喜欢郑在许途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郑在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