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旱,一年之中就没下过几场雨,下的几场雨也不大,井水河水的水位明显降低,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今年已经出现了旱情。
所以,便会自动忽略即将到来的雪天。
雪下得越大,越是持久,人们反而越开心,只以为积雪融化后可大大缓解旱情,明年也不会出现旱情。
殊不知,会迎来的一场暴雪,是雪灾。
楼冰夏知晓女儿问他的是雪情,说:“叶儿,爹都准备妥当了,各处房舍,庄子,甚至是柴火房都修缮加固过。”
“家中也备了足够的米粮和各色吃食,保暖的衣物也备得足足的,你前几日让人送来十多床蚕丝被褥和百多件蚕丝夹袄,爹也已经收到了。”
“此外,你外祖父已经递了折子,提醒陛下,今冬可能有暴雪,想来朝廷各部应该会着手行动起来,检查修缮各处的房舍。”
孙道义也说:“孙媳妇,每年入冬前,朝廷各部专司亦会定期检查房屋受损情况,上报、拨下钱款,并及时加以修缮的,各家各户也会提前备好过冬的吃食。”
听得这些话,楼苏叶稍稍放心了些。
又与三位兄长叙了旧,才将他们好生送走。
家里有了女主人,孙道义当即便把府中的对牌、账册和各个库房的钥匙拿了来,交给孙媳妇。
“孙媳妇,你如今是侯夫人,这管家理事便全权交给你了。”孙道义高兴地丢开手,就像丢开什么麻烦事那样的干脆爽快。
楼苏叶只能接下,不能推拒。
她看着摆到面前的一摞账册,默了默,然后逐一翻开看了看,里面都是空的,但是,账目的种类却分得十分清晰。
小祠堂、礼房、司房、书房、门房、更房、笔札房、茶房、厨房、浣洗房、工匠房等等的,以及各个院子的账册,林林总总加起来竟是有二十多本。
楼苏叶看得头皮发麻,孙府从前竟然还有戏班子、庵堂和兽园,可以想见,孙府从前是何等的富贵荣华。
孙道义把祠堂和礼房的账册放在最上层,这份用意,楼苏叶自然懂。
她和彧峣回归孙府,第一要紧的是祭祖,第二要紧的是,待国丧一过,便要与亲朋好友以及相熟的勋贵世家走动起来。
彧峣虽然是一个闲散侯爷,说得不好听一点,便是彻底躺平,“混吃等死”,但是面上的人情来往却是少不了的。
孙道义已经把祭祖的事宜准备妥当,他让彧峣先去洗把脸,净手,然后同他一起去府中的小祠堂。
楼苏叶是女眷,不用去祠堂,她索性放下厚厚的账册,去看看孙府到底有多大,账册居然有二十多本。
她想着为了方便管理,总要设置一本总收支和总开支的账册,这不就又多了一本。
想到这里,她感觉头都是大的。
林嬷嬷在前面带路,她领着楼苏叶、枣儿和杏儿主仆三人把孙府走了一遍,林嬷嬷是内院管事。
不得不说,孙府真大。
主子的院子和为客人备下的院子就有十余座,大小不一,就这十余座院子也只仅占了孙府三分之一的面积,占地最大的是花园、戏园和兽园。
只不过,戏园、庵堂和兽园都是空着的。
楼苏叶打算把这三个园子封起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至于其他的照旧,按照惯例来。
孙府的主子就三人,孙道义住怀夕堂,她和彧峣则住泽兰院,再留两座客院备着有客人到访,安排下人定期洒扫,其他院子暂时也封起来。
林嬷嬷最后把楼苏叶主仆三人引进泽兰院。
“夫人,这就是方才老奴过说的泽兰院,是老爷为侯爷和夫人准备的院子。”林嬷嬷喜笑颜开,脸上一直挂着笑,“重楼、半夏、慕荷同青黛,你们几个过来拜见主子。”
重楼、半夏、慕荷和青黛闻言,忙走过来给侯夫人行礼,她们四人是泽兰院的二等丫鬟。
就这样,楼苏叶领着枣儿和杏儿在泽兰院安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