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清淮狠狠地皱了皱眼皮,站了起来,第一个表态。
“太子殿下,微臣捐白银五百两,粮食十石,布百匹和旧衣裳百件。”
兵部尚书给众人定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基准。
众人都坐直了身子,暗自衡量起来,算一算自己该捐多少合适。
无人再把目光放在彧峣和刘菖蒲身上。
现场安静下来。
不过多时,在场之人一个两个纷纷报上自己捐的钱款、粮食和衣物的数目,与曾清淮报上的数目相差无几。
东宫属官一一记下。
轮到彧峣,他还未开口,忠勇侯许大人的样子看上去比彧峣还要急切三分,他站了出来。
“安乐侯开了一个霓裳布坊,赚得盘满钵满,安乐侯夫人又是极会钻营的女子,剑走偏锋,奇技淫巧层出不穷,天机阁的生意没有哪一个铺子能望其项背。”
“如此,安乐侯可不得多捐一些,要许某说,安乐侯少得要捐白银一万两,粮食一百石,布千匹和衣裳千件,为陛下,为朝廷,为太子分忧。”
此话一出,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忠勇侯如此算计安乐侯,难不成两人有仇?
众人都等着安乐侯接话。
彧峣与楼苏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默契。
在众人的瞩目下,彧峣站起来,并没有接忠勇侯的话,而是问太子:“太子殿下,微臣有一个问题。”
“是何问题?尽管道来,共商对策是孤把大家请来的目的。”太子面色平静。
“微臣想知难民的大致数目。”
东宫属官:“安乐侯,难民的数目大致在两万人左右,这只是暂时的数目,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难民朝皇城而来,最后的人数无法估计。”
彧峣闻言挑眉,语气平淡,“太子殿下,微臣捐粮食十石,并派出家丁参与轮流施粥,微臣便不捐款捐物了,只想问太子要一千难民,不知可否?”
可以呀。
当然可以呀。
东宫属官高兴得差点笑出声。
安乐侯一下子要走一千难民,大大减轻了太子的负担。
众人一听这话,认为安乐侯要走一千难民就要负责这一千人的吃穿住行,这可比捐白银一万两,布千匹和衣裳千件所要付出的多得多。
忠勇侯只觉安乐侯被他的话刺激得慌了手脚,傻了。
要走一千难民,哪有捐粮捐款捐衣物来得轻省。
太子定定地看了安乐侯足足半盏茶的功夫,猜不透他心中所想,最后方缓缓点头同意。
楼冰夏和曾清淮明白安乐侯这么做的用意。
因为他们知道,安乐侯府缺人。
一直都很缺人。
彧峣的一句话便轻松化解了忠勇侯的刁难。
刘菖蒲一介商贾,忠勇侯不会也不愿自降身份与他争一个长短,较一个高低,他最后与其他商贾捐的数目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