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望泽立功的消息传回来,整个皇城为之沸腾。
坊间称颂赞美封大将军骁勇善战,这才将安乐侯府走水相关的谣言强势压了下去。
大理寺卿重重叹了一口气,一想到案子到现在没有进展,又连声哀叹。
渐渐地,坊间不知从何日起,开始传封大将军的妻子陆二夫人是被人害死的,害死她的人正是封大将军的表妹向芸湘。
然后,又有人把向芸湘的大哥诬陷李大人通敌卖国一事翻了出来。
各种谣言满天飞,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后面推波助澜。
一时之间,向芸湘害死陆二夫人的谣言甚嚣尘上,甚至都传到了被拘在佛堂的向芸湘耳中。
陆家人听说了此谣言,哪里还忍得了,纠集人手堵在封家三房的门口,要求封家三房给一个交代。
围观的人简直是人山人海,将封家三房门前的路堵得水泄不通,逼得过路的行人只能绕道而行。
封大将军虽打了胜仗,但是还未班师回朝,向氏只能硬着头皮出来应付此事。
面对陆家人,向氏心虚呀,陆氏是她害死的,就是不想陆家人知道孙子不是陆氏生的。
现在即便迫于对方的压力,心里依然想着将来陆家能拉拔孙子一把,孙子将来才能有一个锦绣前程。
于是,她妥协了,答应把侄女向芸湘送出去,但不是送去尼姑庵,而是暂时先养在外面,并说等儿子回来做最后的决断。
陆家人才肯罢休,因为他们也知道,封大将军打了胜仗,立了功,不敢乱来,也说等封大将军回来那一天定然会再上门要一个公道。
陆家的阵仗闹得很大,大理寺同刑部的人都来瞧热闹了。
向芸湘得知自己会被姑母送走,气的胸口起伏不定,在房中来回踱步。
哐当一声,桌案上的茶盏被她扫落了一地。
门外的丫鬟瑟缩了几下,紧接着房内又是几声哐当声。
屋内被砸得一片狼藉。
第二天,向氏亲自将向芸湘送出家门,养在外面。
向氏没有在明面上亏待向芸湘,毕竟,向芸湘是孙子的生母,且陆氏的死被她无情地按到了向芸湘的身上,她心里多少是有些愧疚的。
向芸湘被安置在一处不大不小的宅子中,也给了她伺候的丫鬟,吃穿用度上也照着家中的来,可以这么说,向芸湘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住,除了见不到江儿,其他都没有变,比之关在佛堂还自由一些。
陆家人知道向芸湘被好生安置到了外面,也没说什么,一切等封望泽回来再说。
这日傍晚,一阵传来敲门声,向芸湘闻声,吩咐丫鬟去开门,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天色都暗了,就猜可能是表哥回来了,心中有小小的窃喜与期待。
不过片刻,丫鬟回转:“姑娘,外面来了一位不认识的公子,说是想见姑娘一面。”
“不认识的公子。”向芸湘口中呢喃,会不会是嵇公子呢?
她不确定地问,“他说了姓什么了吗?”
丫鬟冲她摇头,向芸湘犹豫了片刻便往外走去。
丫鬟忙跟上,到了门口去给姑娘开门。
门外对面的院墙下停着一辆马车,也不知在那里停了多久,光线有些昏暗,不见马夫,马儿不耐烦地在原地打着哼哧。
马车旁站着一位玉面束发身姿挺拔的男子,见向芸湘站在大开的门内,他朝前走了两步,转头左右看了看,见附近没外人,方对门内朝思暮想的女子拱手道:“在下姓萧,向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向芸湘盯着萧公子看了好一会儿,都不记得自己认识面前的男子,不由有些犹豫。
萧公子就站在门外,深情地凝视着立于门内的女子,内心狂跳,掩在袖中的手不自觉紧握成拳。
虽然光线有些弱,但是向芸湘还是看到对面男子眼中不经意流出来的情意,心头巨震,这人她不认识呀,莫不是登徒子,面上不免带上三分警惕,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
见此,萧公子慌了神,顾不了那么多了,再不道明来意他怕再没机会见到向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