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娘已经吩咐下去了,封锁从皇城送去边关的家书,不管是谁,在这段时间都不许以封家的名义送信去边关,违令者家法伺候。”
“娘,你说的都对,二叔是很厉害,可是毕竟,二叔的年纪大了,比不得年轻的时候精力充沛。”
恒王妃微微皱眉,总觉得事情不简单。
母亲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恐将误了大事。
“娘,女儿知道你心里有气,女儿也很生气,女儿不为别的,只为了边关的那些将士们,只为大梁,女儿这就去官府看看,如果能,如果女儿能把向姑娘带回来,女儿一定把向姑娘领回来交由娘您处置,娘把向姑娘捏在手里,还怕望泽以后不听您的。”
“好。”
既然女儿都这么说了,护国公夫人哪里有不同意的,她又不是不知家国大事之人。
她只是被向芸湘被那个贱人气狠了。
护国公也伤透了她的心。
待恒王妃赶到府衙,案子确实已经审完了。
做哥哥骨头软,加之昨夜里已经被审问过一番,身上的伤还疼着呢,一看到刑具,还未行刑便怕了,说陷害李大人的主使是妹妹,他是受妹妹的指使。
妹妹却说她对这事毫不知情,对大哥陷害李大人一事毫不知情,大哥犯下的错误与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妹妹紧咬牙关一直挺到最后,即便对她动刑也无用。
府尹大人焦头烂额地写卷宗,写完卷宗,连人带着卷宗一起移交大理寺。
李大人的通敌卖国案子审理得很快,已经先一步交到了大理寺。
这两个案子同属一个案子,必定要汇合到一处再次审理一遍的。
交掉了手里的差事,府尹大人看到恒王妃到了府衙,听恒王妃说她是为向芸湘而来,他两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
这个案子事关重大,他都没法下定论,也不想再往下审,所以不敢在卷宗上写下结论。
想当年,有人告发瑾妃的母族孙家勾结敌国奸细,通敌卖国,皇帝一怒之下,血流成河,瑾妃所出的四皇子简王看到那样惨烈的场面,吓得脑子有点不正常,听说自此性子冷僻,与呆子无异,常年躲在府中不敢出来见人。
恒王妃无功而返,悻悻然回了恒王府。
李大人通敌卖国的案子发生在外邦使臣离开皇城之时,当时很多人在场,所以案子第一时间便在皇城迅速传开。
如今又出了向芸湘同她的大哥设计诬陷李大人的案子。
众人便都在关注这两个案子,一时之间,封家三房外围满了人。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向芸湘此前一直住在封家三房。
而李家又是封家二房夫人的娘家,于是乎,有关三房与二房闹出矛盾,以及两个案子一起在皇城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