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落座,照例点了红烧肉、辣炒花蛤、白斩鸡、油爆虾。红烧肉是梁万羽的最爱。他老是抱怨上海人把红烧肉做得太甜,但每次他都要点。宋旭东一脸神秘地打开挎包,取出一瓶茅台酒。“不准嫌弃哈,虽然开过了,但是还有大半瓶呢。”
不过梁万羽今晚的兴致不在吃上。茅台一倒上他就眉飞色舞地讲起许德明的故事来。
“炒股其实不算什么新闻,你们也经常看到。我们公司证券部的柜台也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人排着长队。我也从来没觉得这些东西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就我那点工资,随便一张股票我都买不起。”梁万羽说。
“股票,那都是有钱人玩的。”马文化插话。
“投资理财,第一步得先有资和财。”严浩嘴快,顿了一下马上改口道:“不过股票这东西现在还不明朗,政府努力在推,但都是小马过河。等他们先探探路不迟。”
“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态度吧。我也一样。不过当我看到那位设计师从公文包里掏出那个巴掌大的笔记本时,还是很震惊。我相信在炒股队伍里面,他也不算有钱人。但是他功课做得很早,而且做得很细。还有就是,他居然每个月拿到工资就跑去买股票,我不知道他的信心哪里来的。他说那是对深圳的信心。要这么说,难道我们对上海的信心就差了吗?”梁万羽难掩激动。
“哎哟我说万羽啊万羽,说你什么好!不老老实实上你的班,去一趟深圳回来心就野了?”马文化敲敲筷子打断道,“你以为现在找份工作很容易是吧?整天胡思乱想!”
马文化有些生气。“你现在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着什么急啊?饭要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股票,那不是你我能碰的。”马文化这个“你我”,可能包括在座四位,但更确切地说他指的就是梁万羽和自己。他知道梁万羽的家庭条件,知道一份稳定的工作对梁万羽来说有多重要。马文化自己就更不用说。从苏北小镇苦读出来,结婚生子,在上海的小弄堂跟岳父岳母挤在一起。有什么事,比如想买个房、想换个工作,老家是肯定指望不上的。岳父母这头,他不想依赖更多了。所有的东西都不会白给,只是付出的代价不一样。
“我现在跟你们讨论的是趋势,不是我要炒股。”梁万羽说,“我以前也觉得股票不是你我能碰的。”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马文化呛声道,把“知”字拖得老长。
“要说趋势,就是浦东开发势在必行。”严浩接过话茬,“只是开发什么时候能成气候,这个没人能知道。”他最近开始跑浦东的新闻,每天报完到从公平路码头坐船到烂泥渡,骑个自行车在浦东转悠。报纸上关于浦东的规划很多,这个工业区,那个技术开发区。但是现场和规划的差距还很大。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一片农田和滩涂上看到一个现代化的新区。
严浩深信浦东开发的势头已经起来,虽然他的证据大多来自报纸。严浩说,8月份农业银行宣布在浦东开设分行,国内几大行很快就会跟进。前一阵法国巴黎银行也正式向政府递交了在浦东开设分行的书面申请。万丈高楼平地起,缺的就是资金,金融机构的入驻,意味着资金很快会聚集。
“黄浦江边有个烂泥渡,烂泥路边有个烂泥渡镇,行人路过,没有好衣裤。”马文化背起这首民谣,“现在谈浦东是不是早了点?你晚上到黄浦江边看看对面那黑黢黢的一片。先把过江的问题解决了吧。”
“搭桥铺路嘛,肯定会有的。另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备已经有了眉目,开市时间大致定到12月。这都是为开发浦东开路。听说就在浦江饭店。”
“浦江饭店,那跟浦东有啥关系?”马文化不以为然。
“搞交易所,这是开发、开放浦东,改善上海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重要措施。你们都不看报纸吗?”严浩对时政新闻熟得不能再熟,“饭要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不是吗?你总不能让大家每天都坐船去浦东炒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