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面的船只,是大学教授学生代表、涿郡父老代表、四方商贩代表、孤儿院养老院代表、基层官吏代表。。。。。。
船行平稳,劈开水波而去。
姜有容环视两岸,感叹道:
“常言说,国家有移山之力,今日看来,果不其然啊。靠着人工和人力,挖掘出这么大的运河,实在是个奇迹。这条运河,可比我们姜河头的小河,大多了。”
叶坤笑道:“永济渠,其实是几百年前,前辈们的壮举。我们这几年,只是疏通、拓宽、维护而已。如果没有前人留下的基础,我们的工期,还要延长两年。”
魏采芹说道:“当年建设大运河,九部大臣全体反对。是皇上高瞻远瞩,力排众议,才有今天的南北千里通航。”
叶坤也很感叹:“因为我知道,这条运河关系到千年国运,所以坚持要修建。也幸好,这件事办成了,也不算劳民伤财,只是苦了那些异族劳工。”
一条规划合理的大运河,使用千年,一点也不夸张。
京杭大运河,一直用到后世的智能时代。
而且后世开挖的运河更多,因为水运成本最低。
叶坤修建大运河,有一半的劳力,都是异族劳工。
华夏一族的民夫和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管理,还有后勤。
而且华夏子民参加运河建设,都有工资。
异族劳工,只能吃饱饭。
刘月娟问道:“皇上,那些修建运河的异族劳工,现在都到哪里去了?”
“运河修好之后,大部分异族劳工,都去了采石场和煤矿铁矿,还有一些机灵的劳工留了下来,进行大运河收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