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打开一看,杨鸣瞬间惊骇在原地。
只感觉眼前一黑,有些头昏眼花。
青衣人见状,连忙一把搀扶住杨鸣。
“国公,您没事吧?”
杨鸣此时已是不知该说什么话,摆了摆手。
“扶我进密室,重新确认这个消息!”
“还有,内部封锁这个消息,任何人不得知晓。”
杨鸣显得有些语无伦次。
无他,报文上的内容太过于震撼。
简直出乎了杨鸣的想象。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是!”
侍卫统领也知事态严重,急忙搀扶着杨鸣,向着密室方向走去。
密室中。
一台古怪的机器前,数名青衣人手指不停,频繁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若有后世之人来此,便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机器正是电报。
乃是杨鸣这些年,通过手机里的内容,研制出来,性能比较稳定的电报机。
这玩意儿虽然原理看着复杂,但实际上也比较简单。
只要有相应的资料,制作起来也是很简单的。
但是因为工艺的原因,使得产量很小。
目前也就西域诸国,每个国家安置着一台。
而后东入大明,每个行省,都有一台二十四小时工作的中央机器。
各县府虽然也有,但因为发电的问题,平日里这样的发报是不可能的。
各县府只有每当发生紧急情况,才会向上汇报。
而后省中心得到情报后,会立即筛选入档,向杨鸣所在的地方汇报。
也是因此,杨鸣才能掌握遥控着疆域辽阔的西方诸国。
发报分等级启动电报,分一到五级,分别代表紧急程度。
之前杨鸣吩咐西南诸省的二级明码,便是一日一报,一旦有消息,立即汇报不必在意次数损耗。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
电报之中竟然会传来这样令人惋痛的消息。
这让杨鸣陷入了深深的怀疑,和自责之中。
不多时,
一个青衣人拿起电报本,起身对杨鸣道,
“国公,已经,确认了!”
杨鸣颤抖着手接过电报本,翻开看了一眼。
而后紧紧闭着眼睛,重重叹息一声。
电报本‘吧嗒’一下掉在地上,正好正面朝上。
只见上面写着:
六月十三,太子标,抵白古城,染风寒,一病不起。
驻军诺瓦底江畔,然军中戒严,音讯绝。
……
八月初四,为振前线军心,标骑行前往戛里,不慎落入河中。
八月初六,……
八月初八,夜,太子标,薨!
八月初九,西平侯、新明侯,率军收缩防御,连夜抵达营地。
初十,今早扶太子灵柩撤军,音讯得复……
……
杨鸣低头看着地上的电报本,
简短的几行字,却是那么扎眼。
虽然与朱标相处时算起来并不是很多,
但是这位比自己还小上几岁的大哥,始终温文尔雅的形象,一直烙印在他心里。
杨鸣没理会地上的电报本,起身对着一众青衣人吩咐道,
“下令,严查自太子离开应天之时起,沿途至今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