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仁并不买他的账,冷笑一声道:“不过是关于我儿子一些小打小闹的事,对我来说你手里的东西不过是一堆废纸,你一个没钱没势的人,还想和我谈?”
“是吗,既然是一堆废纸,那你为什么要来这里?”
梁启仁眼神冰冷。
陆远也不给他绕那么多圈了,直接说出今天的目的:“梁先生,一周后,是你们的新品发布会,我没钱,但不代表别人没钱,做这一行的不止你一家,想要一家独大也要看对手愿不愿意,这份资料放我这里可能就是一张废纸,但如果给王氏呢?”
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是大事,梁宇曾多次打人伤人,毁坏公物,最严重的一次是直接害了一个人残废,这也是梁宇不得不转校的原因,梁启仁花了不少钱摆平这件事,可钱花了再多,事情已经发生那就永久存在。
如今的老百姓支持的都是良心企业家,不仅要产品做的好,人品更要好,如果知道他的儿子恶贯满盈,害了不知道多少人……那还会支持他吗?
梁启仁转行做电子产品,首要做的就是把口碑立起来,第一印象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陆远的手里的东西被大面积传播,那人们提到梁氏企业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校园暴力。
他卖的电子产品大多数又是卖给学生的,想要不被影响是不可能的。
虽说时间会慢慢淡化这些事,但那要等多久?
梁启仁点了一根烟,一边吸一边想。
陆远也不打扰他,他知道梁启仁一定会同意的。
一个人一旦有钱地位也会随之升高,名气也会越来越响,而名气这种东西有利有弊,越是有钱的人越在乎名气,一个好的名气能让商人走的更远。
可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最简单且最有用的商战,就是利用社会舆论。
比如国民饮料被人造谣奶质掺胶,直接让销量损失高达121亿。
又比如国产味精被“专家”造谣吃了癌症,结果立马推出全是科技与狠活的鸡精。
在这个网络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造谣需要一定成本,可一旦把舆论散播出去,要想解决,那花出去的成本绝对高于造谣的成本。
梁启仁不会想赌的,他也赌不起,这次产品开发他投进去了不少钱,容不得他出一点差错。
陆远狠狠拿捏住了,他“急于求成”的心态。
一根烟抽完,梁启仁用手掐掉烟:“说吧,你想要什么。”
“管好你的儿子。”
“就这?”
“马上要高考了,我想好好学习,给自已拼一个前程。”
听到这话,梁启仁打量着陆远,跟他认知的“好学生”不沾边。
“梁宇在学校多次找我麻烦,让我十分困扰。”
小孩之间小打小闹居然做到这个地步,这个年轻人是个睚眦必报的性格,梁启仁总结下来,说道:“我可以让他转校。”
转校吗?那岂不是和上辈子一样了?
想到昨天看到白露和梁宇在车厢里相拥热吻,陆远带着点恶意的想,说好的成全他们,那就一定要好好成全。
“只要他能安分守已,好好做人,那就不用给他转校,再临近高考转校也麻烦,我是个很体谅同学的人。”说着,陆远又把他带来的文件和U盘放到了桌子上。
“至于这份资料,你看着点给钱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