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蛋火了,比宋天宝做的其他美食都火。光立夏这一天,就卖出去六百多个鸡蛋。一时间,街头巷尾吃的是茶叶蛋,讨论的也是茶叶蛋。
一样东西火了,自然而然就会有人模仿跟风,第二天就有人照葫芦画瓢,搞出了别的茶叶蛋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宋天宝用的是北苑茶,只知道“茶叶蛋”是用茶叶煮的,于是用的是临安当地的茶叶。
临安跟闽地不一样,闽地盛产红茶,而临安多以绿茶为主。因此味道相差了一大截,自然卖得没有宋天宝的好。
不过就这样,各家卖的茶叶蛋也脱销了。正版的买不到,平替的也可以,人们对于茶叶蛋的欲望,已经饥不择食了。
随着茶叶蛋的风靡,原先两文钱的鸡蛋,现在卖到了四文钱一个,水涨船高呀!不过可乐坏了卖鸡蛋的。
望着满大街打着“正宗临安茶叶蛋”旗号的商铺、摊子,宋小妹有些哭笑不得。嗯,不管在哪个时代,在哪个地方,跟风这事,永远存在。就如八百年后,只要开办美食节,都能看到好几家“正宗长沙臭豆腐”或者“正宗绍兴臭豆腐”。到底谁正宗谁不正宗,食客们其实不在乎。
立夏这几天,宋小妹和宋天宝补足了开店铺的钱,果断将清河坊上的一家店面给盘了下来。店面不是很大,但是开个有特色的美食店足够了。人有多大能耐就先做多大能耐的事情,小而精,未尝不是一种小确幸呢?
至于满大街的茶叶蛋,宋小妹只是略略无奈了一下。其实豁达点想想也好,为社会创造了一款家喻户晓,老少咸宜的美食,很善哉的说。
宋氏兄妹花了三天的时间将小店布置一新。这天刚营业,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杨指挥使!”宋天宝差点惊声叫了出来。就见杨毅做了个嘘声的手势,宋天宝刚想张开的嘴,就被自己捂上了。
宋小妹说“想吃蛋,排队去。”没想到杨毅真的来了。不过他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一个客人,那客人长得白白净净,须髯若神。一袭暗玉紫的纱质袍子,腰间还佩戴了几个玉饰,一看就不是个普通人。身后还跟着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
杨指挥使对宋天宝说:“要四个茶叶蛋。”说着便与紫袍书生找了座位,坐了下来
宋天宝点头应了声,不多时,四个热乎乎的茶叶蛋就被端了上来。
那紫袍书生示意了一下身旁站着的汉子,汉子从袖中取出一根细细的银针来,抓取了一个茶叶蛋,将蛋壳敲碎,将银针刺了进去。
一旁忙碌着的宋天宝,看到这一幕,有些懵,这是在做啥?吃蛋不是这么吃的呀。便上前一步说:“客官,吃茶叶蛋不用针挑,直接打碎剥壳就行。”刚要上去做示范,就被那汉子一把拦住,并瞪着他。吓得宋天宝先是一愣,接着往一旁缩了缩。
这是干嘛?是来寻事的吗?再看看杨指挥使,也是一脸严肃。
完了,之前的仇算是寻上了,小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得罪权贵呀!
那汉子拔出银针,仔细瞅了瞅,才将银针擦拭了一番收了起来。紫袍书生这才剥开茶叶蛋吃了一口。
就见那书生先是一顿,接着细嚼慢咽,然后微闭双眼,像是在细细品味。
杨指挥使问:“公子,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