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妹拿起梳子,看着镜子里头的冯氏,告诉自己要镇定。待心绪稍微平静点,便想到一条法则:越漂亮的人越不能浓妆艳抹,要做减法。那么同样,做发型也是,不宜做繁复的,应该做简单干净的。
于是她在颅内开始搜索历朝历代以及做美妆博主那些年所做过的发型。忽然有一款发型出现在脑海里,它简单大方,端庄典雅,很适合冯氏的气质,那便是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上的。
宋小妹心中有了主意,操作起来自是流畅,不多时,发型便梳好了,她挑了一支简单的长簪,从右至左斜着插入发髻中。
镜中的冯氏梳着东晋时候的高髻,自有一种高贵的气质,与之前温婉慵懒的形象判若两人。花弄影果然没有说大话,推荐来的妆娘,是有些真本事。
“这发髻看着简单,却不想,梳在人头上,竟是这样的好看。”冯氏照着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甚是满意。
“那也是娘子你生得好呀!”宋小妹看着冯氏满意,便舒出一口气,说话也变得利索有底气了。心想:《女史箴图》什么的,虽然唐宋一直有画家在临摹,但是如果不考古研究绘画的话,普通人是不知道的。
心中刚有些得意,不料冯氏端详着发型道:“看着,竟与顾恺之所绘的《女史》有些像呢!”
呃——打脸来得那么快。
宋小妹愣了一愣:啊,眼前这位女士居然知道《女史箴图》?
“嗯……娘子知道这幅画?”宋小妹试探性地问道。
冯氏点了点头,“实不相瞒,家中就藏着顾恺之的这幅真迹。”
“真……真迹?”宋小妹震惊至极。
八百年后所流传下来的也就只有唐摹本和宋摹本,顾恺之的真迹早已失传。其中唐摹本是彩本,宋摹本为白描。令人遗憾的是,唐摹本在英法联军进军北京的时候,被人从颐和园中偷出来,倒手到了英国,最终以二十五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帝国博物馆。
冯氏看着宋小妹惊讶的表情,不禁问道:“怎么了?”
此刻,宋小妹还是有些不相信,她看着冯氏,声音有些颤抖地问:“是顾恺之……画的,很长很长的画卷……里……里面一共……共十二卷……”
“是啊……”冯氏见宋小妹神情激动说话有些结巴,不知道为何。
“啪嗒——”一声,宋小妹手中的梳子掉落到了地上。她双手捂着脸,眼睛有些潮湿,她不知道该如何跟人表述现在的心情。要知道,这幅画之后将永久消失在这片诞生它的土地上,它的其中一个摹本也将被强盗抢走,流失到了海外。
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帮她抹去眼角的泪水,随后将她拥入怀中。
“不哭……看得出来你挺喜欢这画的。能将画中的发髻还原出来,必定是对这幅画了然于心……”冯氏轻轻地拍着宋小妹的背,她也不知道为何,看到宋小妹流眼泪,她就想抱住她,给她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