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载着牡丹往吴山而去。一路上格外热闹,这几日人们都在置办过节的物品与食材。清河坊上跟过年似的,就差放爆竹了。
湖山阁,位于吴山山顶,一共有四层,人站在最顶层,往下看,能将西湖尽收眼底,故而名为“湖山阁”。这地方是文人墨客登高望远的一个好去处,楼阁中,挂满了历代文人雅士们的墨宝,供游客观瞻。有唐恪的、贺知章的、钱婆留的,还有王安石、苏东坡、杨继盛的等等。能在湖山阁上留下一笔,是众多文人的一个梦想,这样等于跟这些名人同框了呀!
今日这湖山阁被几个年轻人给包了,他们在这儿办了个雅集。这刘公子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少年就得志的刘松年刘清波,他便是发起人之一。
在场的,除了刘清波外,还有陈子鸣、姜夔、道济和尚,以及几个青年才俊。有条件的,都带上了自家的童子,或临时雇了仆从,总之挑担、布置什么的,都是由这些人来做。
众人在这吴山顶上湖山阁外张罗开了。
“我说,刘兄,我们今日算是提前过节了吗?”有人问道。
刘清波笑道:“今日是今日,明日是明日,后日是后日。只要想过节,便是天天过节。”
“有道理,有道理!”道济倚在假山石上,附和着刘清波。
又有一人问道:“刘兄,前些日你说今日附会刘禹锡一首诗,何诗来着?”
众人正说笑间,就见一顶小轿上山来,刘清波一见,笑着说:”附的是刘禹锡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轿子落定,众人看去,只见里头先是出来一只红色的鞋头,那鞋头甚是娇俏怜爱。接着罗裙着地,一身姿婀娜的妙龄女郎从轿内钻了出来。
女子姣好的容颜,看得众人都有些痴迷。
这些人,一个个读着圣贤书,嚼着“子曰”,谈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女色,幻想过,但也仅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多的,碍于礼教,不敢妄谈。
因此见到牡丹,虽惊艳于她的样貌,却不敢如登徒子一般轻薄。
“这位是……”
刘清波介绍道:“醉春楼的花魁娘子,牡丹。”
众人一阵惊呼,明白过来附和刘禹锡的诗是怎么回事了。这是请了一位牡丹仙子过来呀!
那牡丹下得轿来,见山顶上一群年轻的男子,她也不见生,微微笑着对众人施了一礼。“奴家牡丹,有礼了。”
都道是青楼女子轻浮,然而这位牡丹娘子举手投足之间,却是温文尔雅,温柔大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户人家的小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