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懿温文尔雅,看起来就是读书人的模样,“这里的风景是很漂亮,就是见过的人太少了。”
确实是这样。
刘建国也感慨,“其实就是交通不方便,别的地方都这样,更别说你们这儿了,进出都只有这一条道。”
施懿嗯了一声,“所以我只能用文字让大家领略一下这里的风光了。”
“哈哈哈哈,不愧是读书人。”刘建国性格挺爽朗,“到时候出版了,记得跟我说,我一定支持一下。”
施懿这个文章是准备投报社的,真要被选稿,也只能在报纸上看。
还不知道能不能行呢。
施懿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但是别人未必能欣赏。
不过急不来,他们现在也只能慢慢摸索了。
刘浩骑了两圈回来,脸都笑出花了,“你们放心,我一定帮你们能把肉干卖出去。”
显然是已经成功和凌秋桑交了朋友。
凌秋桑跟他称兄道弟,“如果看到那种明显的有钱人,你也可以提一句,我们这还有虫草,到时候有人要的话,我给你提成,放心,肯定不亏待你。”
“行。”刘浩当即就同意了。
告别了刘建国一家三口,两人又去镇上的邮局寄了文章的稿子,能不能行,最起码都得等十天半个月。
第一步是走出去了,之后就看效果吧。
两人回到村长之后,没什么要忙的,偶尔他们就去村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学校就几十个学生,还是十里八村的孩子都在他们这里上学。
总共就两个老师,一个是原本分配到这里的,另外一个是留在这里安家的知青。
师资力强实在是有些匮乏。
有凌秋桑和施懿帮忙上课,两个老师也轻松一些,孩子们也能多学点儿知识。
偶尔完全没事的时候,两人骑着马出去晃悠,天高云阔,幕天席地,躲在牧草里亲个嘴儿。
高海拔地区,两人倒也没做什么剧烈运动,过段时间等身体适应了再说吧。
这也慢节奏的日子过得也别样惬意。
无论是文章,还是肉干,他们都得等。
但是不能干等着,还得想想别的办法,万一卖肉干行不通呢。
“我倒是有个想法。”施懿前些天就在琢磨,“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出一本书?”
既然都写文章投报社了,为什么不能写书投出版社。
真要出版成功,买得好的话,一版再版,版权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往上涨。
刚开始可能不会太多,毕竟他们两人都没名气。
如果后续这本书能支棱起来,应该还是能赚到一点钱的,两人也不是没出过书,写书对来说,还是有信心的。
但写书赚到的这笔钱,不是白给村子里,他们准备把这笔钱用来投入教育,也算是报答乡亲们的恩情了。
凌秋桑觉得可行,“先等报社那边的消息吧,要是文章能登报,我们投出版社的几率也大一点。”
他们这地方小,县城还没出版社。
“看来,我们得想办法去市里一趟。”
这一趟迟早都是要去的。
施懿:“下次看能不能跟刘建国他们的车挤一挤。”
这时候也没什么超载的说法,货车大,把他们仍后车斗里都行。
主要是想省钱,两人看着小日子过得惬意,但是实际上两人手里都没几个钱。
原主留给他们的不多,他们也不好全给人家用光了。
想自己赚钱呢,目前还没门道。
去市里一趟,他们同样也是琢磨着,想办法给自己弄点儿钱,他们手里有物资,卖点儿东西出去。
“行。”凌秋桑拍拍屁股,把施懿拉起来,“走,先回去写文章。”
这说风就是雨的。
两人回去商量了一下,就写这里故事。
从两个方向出发,一个是知青下乡的角度,另外一个角度是本地的牧马少年。
写这里的风光,写这里发生过的故事,里面再掺杂一点符合时代风气的正能量。
两人商量好了之后就开始动笔了。
都不消写什么大纲。
白天就把小书桌搬到屋子外头来写,光线好,路过的村民们都当他们是在复习功课呢。
偶尔还会有阿姨来给他们送点儿吃的,给他们改善生活。
时间过得很快,这一早,他们又接到了刘建国的电话。
他们已经去市里跑了一趟了,今天又是进藏,路过他们这里。
两人骑着马就过去了。
还是那个加油站旁边的停车场。
远远的就看见刘建国和刘浩一脸的喜色。
凌秋桑和施懿对视一眼,心想,牛肉干的事情,应该是成了。
果不其然,两人刚下马就被刘浩给拉住了。
带出去的二十斤肉干还不够卖。
他们去那些工厂门口摆摊的第一天,其实没什么生意,主要是价格吓退了不少人,但是就像凌秋桑说的那样,不缺有钱人想尝鲜的,买个一两二两的。
但是第二天,这生意就陆陆续续的来了,听说数量有限,这次都是半斤一斤的买,这也耐放。
第三天就全部卖完了。
这还是这个时代的物资匮乏,毕竟是外地来的,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牦牛,有试吃的,指甲盖那么大一点。
入口就是个香,还有嚼劲,总是觉得吃不够。
这不是,口袋里稍微宽裕一点的,都想买点,尝个鲜,或者留着招待客人。
外地特产呢,招待客人,倍儿有面子。
二十斤,全部卖完了,刘建国都没想到,两天时间,他们能赚20块钱。
有了这20块钱的赚头,他都差点看不上以前买的那些东西了,以前都是几分几分的赚,来回跑一趟,能有三五块钱的利润就很不错了。
刘建国把一把票子数给他们,一百四十块钱的批发价,好大一摞,清点完了之后。刘建国又拿出三百五十块钱。
“这次我们进货,我们拿五十斤。”
这么能赚钱,当然想跑一趟就多赚点了,大不了多跑几个地方兜售。
这吃的东西都是消耗品,一个月卖五十斤,那也是五十块钱的收入了,一年就是六百块。
都赶上城里那些工厂里的工人的年收入了。
凌秋桑这段时间心底那点儿忐忑也安定下来了,这生意能做,要是等以后顺利了,还能去市里开个专卖店什么的。
到时候就他们自己赚钱了。
现在不急。
“大哥,你还有别的货车司机给我们介绍一下吗?”凌秋桑怕他多想,赶紧说,“我的意思是别的城市的。”
刘建国就是天府市往这边跑,没跑其他城市的路线,但是他们运输队有跑其他路线的。
稍微琢磨了一下。
他是不是也可以批发价进货,然后少赚一点,把货拿给别的司机,送到别的城市去售卖。
刘浩也是这个意思,“天府市还是离这里比较近的,再卖远一点,是不是价格也能更高一点点。”
是这个道理。
凌秋桑感慨两人的脑子好使,“不过我们这里的批发价,七块是最低了,没办法,成本在这里了,当然了,你们二次批发卖多少钱,你们自己定就行了。”
刘浩这次卖肉干是出了大力的,仔细思考了一下,他们每个月都会走这条路送货,走的时候顺路就把肉干给拉出去了,基本上是可以不算运输成本的。
批发给别人,他们赚三毛钱一斤,好像也不错,总要给别人留点儿利润。
就是这样的话,他们拿货,压在手里的成本比较高。
或许可以先去运输队问一问,有人要拿货的,他们记下来,然后下次来的时候,帮他们运回去。
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凌秋桑给他竖了一个大拇指。
“不错不错,有做生意的天赋啊,小兄弟。”
刘浩傻乐,“还是跟你们学的。”
刘建国也有意要锻炼自家的傻儿子,干脆就把这事情交给儿子去办了,赚几年前,也可以娶媳妇儿了。
肉干的事情说定了,凌秋桑又说起了想搭顺风车去城里的事情。
大货车的驾驶室还是很宽敞的,但是他们一家三口挤挤还行,再多来两个人,那就完全转不开身了。
如果只有刘建国和刘浩父子俩,倒是没多大关系,挤一挤。
主要是刘建国的妻子也跟他们一起的,再多两个陌生男人挤在一起,那就十分不合适了。
凌秋桑:“把我们扔后面就行。”
“这可不行啊。”刘建国不放心,“这里的山路崎岖,后面宽敞是宽敞,但是甩来甩去,也太危险了。”
万一出了什么事情,那可就麻烦大了。
凌秋桑大手一挥,“没事儿,刘叔,您要是方便的话就带上我们呗,安全问题我们自己负责,主要是今年我们要高考,想去城里卖点儿资料书。”
这.......
刘建国还在犹豫。
施懿开口,“刘叔,我会开大车,下乡之前,我跟家里人学过,您要放心的话,路上我能跟你倒个手,您也轻松一些。”
刘建国狐疑,“这么大的车你也会开?”
施懿点点头,面不改色,“我还会修车,真的。”
刘建国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把他带到车前,“我这车前段时间不知道咋回事儿,经常开着开着,里面就咔哒咔哒的响,过会儿又听不见了。”
大卡车,还是在这么难走的山路上,真要出了点意外,那可就完球了。
上次他送去修,运输队的修车工都说没事,没找到问题,说不定是什么石子儿卡里面了。
但是这事儿他一直在心里挂着呢,生怕出事,他们一家三口可都在这车上了。
刘建国说,“你说你会修车,那你给看看,你要能修好,我就免费送你们去城里。”
“行。”施懿痛快的答应了,“刘叔您这有工具吗?”
工具当然有,这个时代的司机,可不光是会开车,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修车技能,要不然开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突然出了故障,这时候可没有什么救援车。
刘建国本身是会修车的,有他盯着,也不怕这年轻小伙子给他把车弄坏了。
而且,他就莫名觉得,这个年轻人就是十分稳重,靠谱儿,而且看施懿的操作细节,完全就是个老手了。
施懿连飞船都会修,修个大卡车,那不等于修玩具车?
三下五除二,没一会儿,他从一个别人都叫不出名字的设备缝隙弄出一颗石子儿。
“还真是石子儿卡里头了。”刘建国知道了原因,也没那么紧张了。
但施懿却没有这么轻松,“刘叔,这个地方卡石子儿,短时间可能不会出问题,但是时间长了,这石子儿的摩擦,可能会产生火花。”
话说到这里,刘建国就明白了,简直是倒吸一口凉气。
车上起了火花,还是在这么精密设备仪器里。
幸好今天找到原因了,是得感谢一下人家的。
“我们车上的货还没送完。”刘建国说,“送完出藏,路过这里,大概是十天后,你们做个准备吧。”
成了。
凌秋桑和施懿高兴的对视了一眼,“你们的五十斤肉干,我们也会给你们准备好的。”
“行,我也放心你们。”
揣着一百四十块钱,还有三百五十块钱的货款,两人回到村庄,找到村长。
没一会儿,村长就召集了村民们过来开会。
前段时间没有通知大家,是因为这事情还没个定数,现在知道能赚钱了,当然要找大家一起商量了,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村长林安宣布了这件事情之后,村里直接就热闹起来了。
谁不想多赚钱呢?
以前就是没门路,也不知道做啥,就只能守着这里,一年到头就那么一点收入。
林安也说了,这办法是凌秋桑和施懿想出来的,以后赚了钱得分他们一份。
凌秋桑摆摆手,“不,不用,现在赚得不多,我就动了个嘴皮子,也没出物资,就不分钱了,以后要赚得多了,那到时候再说吧。”
林安还想再说点什么,都被凌秋桑强硬的拒绝了,包括施懿也是一样的。
他们俩虽然没什么钱,原主回来之后,可能也需要花钱,但这跟他们的关系不大,原主要花钱,等原主回来自己赚呗。
至于凌秋桑没把话说死,说以后赚得多了再分钱,也算是给原主留一条后路了。
既然这生意确定了要做起来,改良配方的事情,凌秋桑也教给了大家。
这次刘建国要的五十斤肉干,是五家人合伙出的,主要是他们这五家人的肉干更新鲜。
他们总想着,要卖给别人吃,不能把家里的存货拿出去,万一砸了招牌,以后可就没钱赚了。
做生意,还是要讲究诚信的。
凌秋桑也很满意大家的态度,能这么想,这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之后要再腌制肉干,用的都是凌秋桑的新配方了,虽然大家没有尝试过这么做,但肉干混合过新配方的调料粉,他们都尝了一下,确实比以前好吃很多了。
他们吃了一辈子的肉干,没想到肉干还能这么好吃。
不少人都琢磨着,要把家里的存货也拿来混上调料粉。
调料粉其实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各种食用香料,凌秋桑和施懿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过起来,就有了现在的味道。
把这配方教给了大家,大家以后自己也能做香料了。
事情安排好了之后,两人又忙着写他们的书了。
这次要去城里,他们就争取在这之前,把书写完,然后去城里的出版社,当面投稿。
终于,在等到刘建国电话的前一天,他们终于把书写完了。
纯手写,总共二十万字出头。
出一本书,刚刚好。
他们要去城里的事情,之前就跟村长他们说了,五十斤牛肉干给他们打包好,还给他们打包了一份小的,大概有四五斤的样子,让他们自己在路上吃。
万一路费不够了,卖几块钱也好。
村长更是直接给了他们二十块钱,让他们在外头别亏待了自己。
说不感动,这是假的,凌秋桑和施懿没收。
这次林安村长可不依他们,直接把钱塞他们衣兜里,“穷家富路,就算用不上,有点钱傍身也是好的。”
两人对视了一眼,这才把钱收了,琢磨着,等回来的时候,给大家带点什么实用的东西。
村小学的两个老师也写了个单子,让他们帮忙带几本县城里没有的书。
凌秋桑当然说好,就算两个老师不说,他们也是准备要把给孩子们带一些书本学习文具回来的。
在众人的期盼和祝福的目光下,凌秋桑和施懿带上行李,坐着村长的木板马车,到了加油站,坐上了大货车。
前往新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