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生推着车,太爷坐车上,怀里还抱着一个黄色纸板箱。
“小远侯,太爷给你把电视买回来喽!”
“来了,太爷。”
李追远跑下了楼,迎了上去,表现出很高兴激动的样子。
拆箱,插电源,竖起顶部的两根天线,旋转频道,收看到了央视台和南通地方台以及县台。
县台正播放着一部琼瑶新剧,此时的地方小电视台只要能搞到片源就会放什么,也不在乎什
么版权问题,反正看的都是本地人,辐射范围不大。
“咋样,小远侯,还挺清楚的吧?”李三江摸了摸电视机头,向李追远炫耀着。
“嗯,清楚呢。”
“太爷我啊,可是买的最新款,好了,润生侯,把电视机抬小远侯房里去。”
“不用了,太爷,就放一楼吧,这样大家都能看。”
“那哪行,就是给你买的,咋能不放你房里。”
“那样的话我会沉迷看电视,影响学习的。”
“哦,那行吧,就放一楼。”
“好嘞!”
润生很高兴地把电视搬进去,他每晚都在一楼桌子上打铺睡,这意味着自己可以整晚看电
视。
刘姨这会儿说道:“该吃晚饭了。”
四组小饭桌已被摆好,润生手里攥着一根大香,旁边还摆着一捆小香,像极了大葱和小葱。
自打那天被小远提醒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后,他就再也离不开这种吃法,只是每次吃香之前,
他都得先将香点燃,然后从另一头开始啃。
李三江抿了口酒,对和柳玉梅刘婷坐一起吃饭的秦叔喊道:
“力侯啊,后天史家村老赵家办丧事,我回来路上遇到了,人跟我订了十六套席用,你明天
下午把桌椅碗碟这些的给他送过去。
哦,还有,婷侯啊,你再清点清点,家里存货够不够一批的,不够的话你抓紧时间补一补,
后天让力侯办事时送去老赵家。”
刘姨点头道:“纸扎我会补好的,来得及,不过阿力他……”
“力侯咋了?”
秦力起身离桌,走到李三江面前,说道:“三江叔,我老家大伯病了,怕是要不行了,他膝
下没子女,我得回老家照料他。”
“那力侯你啥时候回来?”
“这就不知道了,至少,得把老人送走吧。”
“那就要走挺长时间了啊。”李三江用筷尾挠了挠后脑勺,“就你一个回去么,婷侯哩?”
“三江叔,就我一个回去,阿婷和我妈以及阿璃,还继续在这里。”
“成吧,那你去吧。”
“三江叔,你不用等我回来,家里事多,需要个壮劳力,你还是再雇个人吧。”
“没事,没事,不用雇。”李三江指了指坐角落里啃香扒饭吃得满脸米粒的润生,“有润生
呢!”
“嗯,有我呢,没事!”润生不仅没推辞,反而很主动地用力点头。
“你放心,大爷我也不让你白干,给你开工钱。”
“大爷,你说这话就见外了不是,在你这儿住着有肉吃有香嚼现在还有电视看,给你干活是
应该的。”
“放你娘的屁,老子差你这点工钱?要是让你爷知道你在我这里真就打白工,他不得呕死?
再说了,你在我这儿拿点工钱存着,过阵子回去给你爷再买点米面粮油啥的,别让那老东西
真饿死。”
“我爷那里有钱哩,上次在牛家那里挣了不老少,我又不在,他一个人够吃喝挺久的了。”
“呵。”李三江不屑地冷哼一声,“那老东西一辈子没赌运,却还喜欢耍牌,那笔钱还不晓
得能在他兜里捂多久。”
随即,李三江又看向秦力:“阿力啊,你啥时候走啊?”
“明早就走了,去车站。”
“这么快?东西准备好了么?”
“阿婷都帮我收拾好了,也没多少东西,带几件衣服回去就是了。”
李三江伸手进兜里,把钱取出,递给秦力:
“喏,大头都买电视了,这是剩下的钱,你回老家说不得还得给你那大伯看病,这钱你先带
着。对了,别忘了买点南通特产带回老家,像西亭脆饼白蒲茶干这些的。”
“三江叔,你的钱我可不能收,你快拿回去。”
李三江面色一肃:“臭小子,叫你拿你就拿着!”
“真不行的,我不能再拿你的钱了,你看我一家老小不都在你这儿吃喝么,你也给了工
钱。”
“你那点工钱也是叔我占了便宜的,给你就拿着,不拿叔就要生气了。”
柳玉梅这时开口道:“拿着吧,记得你三江叔的好。”
秦力这才接下了钱,对李三江郑重鞠了一躬。
李追远默默低头吃着饭,他才不信秦叔回老家伺候大伯的话,他是去过东屋拜过灵堂牌位
的,这分明就是全家,不,是全族都没了的架势。
秦叔走,只能是因为昨晚的事。
李追远能察觉到,他们住在太爷这里,一直在极力避免着某种忌讳,秦叔的离开,也是为了
保险起见吧。
唉,这扶一次酱油瓶的成本,可真大。
偷偷看向柳玉梅,发现柳玉梅也正好向自己投来目光,二人短暂对视。
柳玉梅眼里意味深长,嘴角含笑。
李追远知道,这是无声的警告。
自己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遇到棘手的事就回来求秦家人了,求一个就得走一个,这掸子还
真没几根毛够自己薅的了。
晚饭后,润生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调起了台。
李三江也没去二楼躺着听说书,也在这里坐着,抽着烟。
很快,电视机里传出激昂的旋律,是县台,正在播放《力霸王雷欧》。
润生坐了回来,手里抓起几根香,拿火柴点燃,一边认真看一边啃着,像是在吃着辣条。
李追远没急着回屋看魏正道新书,而是搬来小板凳和阿璃一起坐着看电视。
李三江有些好奇地问润生:“那穿着红皮衣的家伙是啥?”
“大爷,是力霸王。”
“那圆圆的飞起来的呢?”
“是圆盘生物,怪兽,坏的。”
“哦,这样啊。”
润生以前没少蹭电视看,有时候是村里的,有时候在雇主家,甚至是在商店里,只不过都是
断断续续的。
不过,这个年代,大部分有条件看电视的孩子,看这类剧,也很难系统性一次看完,中途难
免有事会耽搁错过,亦或者电视台剧集没放完就换了节目。
虽说现在已经有了家庭录影带机,但一来机器贵,二则是录影带流通不便,也因此诞生了各
地录影机厅的兴起,收门票一群人在一个屋子里一起看,晚上也会有固定时间点老板会放成人攒
劲的影片。
一集放完,开始播放治疗牛皮鲜的药膏广告。
润生继续认真盯着广告看,希望广告结束后能继续放下一集,虽然,大概率是没有了,等他
继续接触电视机一段时间,哪怕手里没节目表,也能在心里清楚记得这几个台每个时间段会放什
么节目。
嗯,顺便,连那些个广告台词都能背下来。
等了许久,润生回头看向李追远,问道:“小远,这个你看过吗?”
李追远点点头。
“有多少集啊?”
“四五十集吧。”
“哇,真好。”
以前在家属院里时,李追远曾被几个大哥哥拉着一起去家里看录像带,他们收集到了好多套
的全集,不过他们版本里的这个叫《超人尼奥》。
这个时期的汉化作品还是以香江版和宝版为主,也因此会出现翻译习惯上的差异。
柳玉梅这时走了过来,说道:“阿璃该休息了。”
这话,是对李追远说的。
“阿璃,跟你奶奶回屋休息吧,明早见。”
阿璃听话地起身,跟柳玉梅回了屋。
李追远离开了小板凳,走上楼梯时,回头看去,穿过一楼屋子里的纸扎品,看见还坐在电视
机前津津有味看着广告的润生哥和太爷。
再联想起昨夜,开着摩托车载着自己疾驰的秦叔。
传统与新潮的剧烈碰撞,落后与先进的摩擦撕咬,真的很难想像,这么多东西,却居然能错
位堆叠在同一个时代。
只是,身在这个时代的人,包括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无法察觉,哪怕这惊涛骇浪就在自己身
边。
或许只有等多年后,一切沉淀,再回头看时,才会讶然惊觉,自己曾身处过怎样一段光怪陆
离岁月。
“小远。”打破李追远思绪的是秦叔,他此时正站在二楼楼梯口,像是一直在等着自己。
李追远跑上去。
“蹲马步。”
“好。”
李追远知道,这应该是最后一课了。
按照过去秦叔的教导,李追远扎起了马步,同时开始吐纳,让自己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秦叔的手,不停在李追远身体肌肉关节处游走,认真调整着每一处发力。
持续一段时间后,秦叔说了声:“好了。”
李追远站起身,他不觉得累,反而感到身体轻松,现在看书久了后,他已经逐渐开始用扎马
步来代替广播体操了。
“好好练,别放下。”
“我记住了,秦叔。”
“嗯。”秦叔走下楼。
李追远心里有些怅然,秦叔这么多本事,自己似乎就只学了个扎马步。
不过还好,魏正道的《正道伏魔录下》里,有讲述与死倒的搏击之法,自己倒是可以练那
个。
回到卧室,打开台灯,李追远没急着去看下册,毕竟自己还是个孩子,练近战搏击前,还是
先学学器物的使用吧。
翻开上册第一卷,从第一章开始看。
接下来,
李追远摒弃掉所有杂念,开始认真研究起——童子黑狗的正确培育。
……
清晨,一觉醒来的李追远侧过头,看向坐在椅子上的阿璃,她今天没穿裙子,而是一套白绿
相间偏紧身的服饰。
要是再给她配一把剑,就可以去武侠剧里演童年女侠了。
李追远嘴角露出笑意,看来,是柳奶奶刚换了新口味,阿璃也就换了新风格。
“早上好。”
走到女孩面前打了招呼,李追远目光不自觉落在女孩的腰带上,腰带泛着银光,上面有精细
的雕纹。
额,该不会……
李追远伸手在上面摸了摸,女孩没躲避,也不羞恼,就这么平静地站在原地。
感知着指尖传递回的触感,李追远不由讶然,女孩这腰带,居然真的是一把软剑!
心里不得不感叹一声柳奶奶追求完美的强迫程度。
或许,阿璃的强迫症表现,也有部分源自于柳玉梅的遗传。
阿璃见李追远对自己腰带感兴趣,就把自己手伸下去,作势要解下来给李追远。
“不不不,不用解下来。”李追远赶忙握住女孩的手阻止她的动作,然后赞叹道,“真好
看。”
阿璃眼睫毛微跳,但这次不是发怒征兆,而是开心的表现。
李追远惊喜地发现,这是阿璃第一次用这么明显的动作来表示自己除暴走之外的情绪。
她真的在改变。
吃早饭时,秦叔背着行囊,和大家告别,然后走下坝子。
大家情绪都挺稳定,除了李三江。
他大概是最舍不得秦力离开的人了,倒不全是因为走了秦力这么一个拿钱少干活多的伙计,
这人与人嘛,相处久了,总归是有感情的。
饭后,李追远走到刘姨面前,拿出一张单子和一笔钱:“刘姨,你今天要去镇集上买菜的
吧,能不能帮我把这些买回来?”
“好啊,顺手的事。”刘姨拿起单子,扫了一眼后,先目露震惊,随即又转为传统疑惑,
“小远啊,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学校布置了暑假课外实践作业,这是我完成作业所需的材料。”
这是一个很蹩脚的理由,但无所谓,因为只需要一个理由。
“行,姨到时候给你都买回来。”
“谢谢姨。”
让刘姨去给自己买,自己是放心的,也不用多交代吩咐什么,因为大概率,人家比自己要专
业得多。
上午,李追远继续在看书,这本书其实比较简单,难点在于实验操作,可以说,在不考虑实
践的前提下,这套上册,更像是手工活动教科书。
同时,李追远也注意到,这里面讲的不少东西,其实太爷那里也有。
太爷每次捞尸或者坐斋时,都会带不少东西,可细究对比下来,却发现太爷的那些东西,只
是形似或者名字雷同,本质上不是同一种东西。
李追远不禁疑惑,太爷居然是靠着一套假货,捞尸捞到现在的?
不过,这里的东西可真难搞啊,一些器物,得自己按照书里描述画出设计图,然后再请木匠
和铁匠打造出来。
木匠村里就有,但铁匠现在去哪里找?
书里描述的“叮叮当”打铁的作坊,自己现在可找不到,或者,可以找个厂房,请师傅用机
床给我车出来?
下午,润生要去给老赵家送桌椅碗碟,他不认识路,李追远知道老赵家住哪里,就陪着他一
起去。
老赵家就住在史家桥东侧,距离昨晚李追远等车的位置不远。
润生一个人将大板车推上老赵家的坝子,帮着赵家人一起卸货。
灵堂此时已经摆好,李追远瞧见正屋中央,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逝者,是个挺年轻的小伙,
可能也就十七八岁,比潘子他们大不了多少。
旁边有两个老太婆凑在一起低声说着悄悄话:
“挺好的小伙子,怎么说没就没了。”
“说是夜里去镇上戏完回来时,路上一个跟头摔田里,人就这么没了。”
“那可真是的,郑大筒怎么说来着,心脏病突发?”
“真是可惜了,啧啧,老赵家做小买卖的,家里倒是挺有钱的,可就这一个儿子。”
恰好有人开始给遗体化妆,盖在遗体上的白布也就被掀开,李追远看见遗体的真容,眼眶凹
陷、眉宇瘫软,人中顺滑,下唇薄锐……
在面相中,这就属于【福池缘浅,底塘有缺】。
这算是面相中的下下签,意思就是本身福缘就薄,还有缺口会不停流走。
要是惜福谨身,清简净心,也能勉勉强强安稳过一生,可要是纵享过度,比如吃喝玩乐这
些,提前享受得太狠太急了,就很容易把自己榨干。
再结合那俩老婆婆所说的,老赵家条件挺好的,这种生活超出周围普通人的条件,反而对这
种面相的人不合适。
送完货,李追远就和润生一起往家走。
前方路上遇到了并排走在一起的潘子和雷子,俩人头上不知道抹的是水还是胶,头发全都向
后倒梳,中间分了一条很明显的缝,在阳光下,油亮油亮的。
“哈,远子,我们正要去太爷家找你哩,没想到在这里就碰到了。”
“潘子哥,雷子哥。”
潘子上来就牵起李追远的手:“走,远子,哥哥们带你去镇上录像厅看电影去,下午要放发
哥的《英雄本色》。”
边上的雷子,双手做出开枪动作不停耸动,嘴里还配着音:“砰砰砰!”
“好啊,我也要去!”润生喊道。
李追远不想去,他想回去继续看书,就道:“我回去拿钱,请哥哥们去看电影,不过我就不
去了,我还得做作业。”
早上兜里的钱都给刘姨了,其它钱则在卧室抽屉里。
“去去去,哪能次次要你掏钱,我们做哥哥的也是要脸的好不,我们以前是真的没零花钱,
可不是就想占你这个弟弟的便宜。”
“就是就是,我们俩现在有钱了,昨天刚去西村窑厂里搬了一天砖。”
说着,潘子和雷子各自把口袋里的碎钱拿出来,一起数了数,点了点人头,还把润生算进去
了。
最后一合计,潘子笑道:“刚好,四张票,还能买四瓶汽水!”
润生高兴坏了:“我先把板车推回去。”
李追远见他们兴致这么高,而且是特意去搬砖挣的钱请自己这个弟弟去玩,也就不再好意思
继续拒绝,只能答应同去。
不过在把推车送回家时,李追远还是顺便回了趟卧室,拿了点钱放口袋里,又和阿璃说了
声,这才和他们一起去了镇上。
最终,四人来到了一家录像厅前,门面很小,上面就挂着一个简单的牌子:
“梅姐录像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