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的气氛,直到吃饭时才缓解几分,槐花做的吃食别具风味,叶穗当稀罕吃食,吃了不少。
李红英放江潮跟前第二盘饺子,“你们定亲时候,朋友们送了不少东西,大湾沟还有红梅娘家村里,送了些玉米面跟芝麻绿豆,粉条之类。
其它朋友也送了点白酒跟布,家里多的盛不下,小江你走时带家些去,给你外公他们送点,也往家里备些。”
江潮摇头,“我平常家里不开火,况且那么多东西,我笨手笨脚都不知该咋的安顿。”
李红英一想也是,男人嘛,好像天生不擅长这些。
“让叶穗过去帮你整理安顿,你们马上要一起过日子了,总得提前锻磨合下。”
稀里糊涂的,她就被人安排了工作。
不过她去之前,还是得监督小屁孩作业,胡玉州在屋里奋笔疾书。
叶穗趁空儿,问胡光华这些日子考察结果。
他想过安稳日子,但又不能坐吃山空,可不得找个安稳营生?
连跑多日,靠他敏锐的观察力,还真找到靠谱项目。
“做自行车制造?”她目瞪口呆。
这年头物以稀为贵,自行车价贵不说,想买还得不少工业票,即使攒上几年攒够了,也得面临缺货困扰。
现在谁家有个自行车,那可真是脸上有光。
“我打听过,你们本地没有自行车厂,唯一一个还是在省城,但那边规模不大,生产线简陋,像前叉、车把、车架都是依靠去外地进货,产量也低,没有丝毫竞争力。”
叶穗连连点头。
怪不得人家能发大财,依靠她对未来的了解,未来二十年内,这个行业不会枯萎,现在上车,正是好时机。
“想要开一个厂子不简单,生产线的投入,建筑安装工程、甚至征购土地都是不小的难题,你有把握吗?”
江潮不是泼冷水,是想让他思考清楚再下手。
胡光华点头,“我去年就去港城那边考察过,那边淬火、酸性镀锌、氢化镀锌技术成熟,要是从那边引进工艺跟设备。
自行车辐条、前后轴生产就不用从首都、海城购买。
自产自销,利润也大,要是打出名声,周围城市没有生产能力的自行车上,也会从我这进零件。
当然你说的征购土地什么的,也是个难事,自己批地皮,再建筑,少说得二年。
我不想等那么久,先看看能租厂房,或是接手倒闭企业,这最快了。”
前期想法有了,后续就要去跟政府那边商议,到时候都是事儿呢。
“钱呢?你预算多少?”叶穗问了最关键的。
“我初步估计了下,规模要大的话,少数得七八十万,不过这个不用担心,我负担的起,先跑手续吧。”
他人脉广,平时认识不少大江南北的老板。
自己又有火车,有火车线,只要厂房找到,跟那边说一下,就能把设备拉来。
“那也行,等都办妥了,跟我说一声,没准我也要麻烦你,帮我从港城那边进点设备。”
叶穗折腾了不短时间,大部分钱全都投入到修缮,整顿厂房上,其实直到过年前一个月,她是没钱的。
好在前段时间,元宵跟食品厂的小面包跟饼干,给她挣了不少,咸菜跟馒头生意,细水流长,也是挣了点钱。
里里外外,她手里已经有一万五了。
在每月人均收入几十块的年代,叶穗已经超过同龄人太多。
但想财富更进一层的话,不能安于现状,要不停前进。
眼下是追不上胡光华的财力,但,人总是得有梦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