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坤与童丛聊着学校的趣事,他们在学校时,属于同类人,都是出自农村,家庭情况不好,在学校很卑微。
童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县一中,他勤奋,刻苦,善于总结和归纳,还早就练就了一笔好字,天生就是为教书而生。
到学校后,先是骨干教师,再是优秀教师,现在准备评选中级职称。
今年,又认识了县人民医院的护士曹卓雅,两人准备后天就结婚呢。今天出来,也是为了商量结婚的事宜。
“恭喜恭喜,后天在哪办酒,我一定过来恭贺。”
“原本是要在老家办酒席的,但我们的新房在县城,就想着先去卓雅家接亲,到老家举行仪式,再到县城办酒席。我们都在县城工作,想在县城办酒,也体面一些。而且,一些同事和领导,也参加婚宴也方便些。”
朱炳坤笑着说:“你们这是典型的中西结合,虽然稍显麻烦,但结婚就是要麻烦,繁文缛节越多越好,每一道程序,都是享受婚姻的幸福。让乡亲们来县城吃一顿,看看县城是不是比以前更繁华,也是件好事嘛。”
他知道,这个主意肯定是曹卓雅出的。女人总想变着法炫耀,在县城办酒,让人知道她在县城有工作,在县城还有房子。
这些倒不是什么恶意,也不算什么特别过分的条件,在县城办酒,除了费用会多些外,比在寨子里办,要好得多。
朱炳坤突然有个想法,以后能不能在旅游区里搞一个主题婚礼呢?无论是旅客,还是本地人,只要办婚礼,都可以来永吉县办。
平常那里是介绍本地一些婚姻习俗,真有人结婚,甚至一些旅客临时想结婚,都可以先在那里办一场婚礼,所有人游客都是尊贵的客人。
这,也可能是一个旅游的热点。
“但现在有个麻烦,接亲需要好几台车子,还要租两辆中巴车,才能把客人运到县城的酒楼。我和卓雅刚才在商量,明天得去找县运输公司,不行,就只能去市里租车呢。”
朱炳坤奇怪地问:“这种事,不应该早就定下了的吗?”
“我原本也以为早就定好,但家里的意思,根本就不用车子,走路去接亲,走路来县城用餐,我家离县城十几里,走路的话,只能吃晚饭了。”
“去市里租车太麻烦了,你先跟县里联系吧,如果没联系上车子,我再给你想办法。你记下我的电话,有什么事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
童丛调侃道:“哟,都有手机了,看来混得不错嘛。”
“工作需要,工作需要。”
朱炳坤说道:“我还有点事,就先回去了,后天准时来参加你们的婚礼。”
曹卓雅等朱炳坤走后,轻声问:“你这个同学靠谱吗?他自己都没车子,怎么能给我们借车子呢?”
“我们自己先想办法嘛,不行再麻烦你。实在不行,明天我们再想其他办法嘛。到时候,租几辆四轮车,也勉强能解决问题。”
“四轮车和面包车太寒酸了,至少得中巴车。”
第二天上午,朱炳坤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还是个座机号码。
能打进他手机的,一般都是熟人,朱炳坤就接听了。
“我是朱炳坤。”
“炳坤,我是童丛,刚才我跟县运输公司联系了,他们明天没有车子了呢。”
“你还需要几辆车子?”
“接亲的车子需要两辆,一辆小车,加一辆大一点的车子拉陪嫁的嫁妆。接客的话,还需要一辆中巴车,如果有两辆就更好。”
朱炳坤说道:“好,等会我让人跟你联系,注意你的呼机。”
“中乐同志,请你过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