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懂行的都知道这叫蜻蜓点水,表示理解主人的用心安排。
如果一上来闷着头大吃大喝,那是不懂规矩。
“这是第二筷子,给您加菜。”
两个人装模作样挽了一下袖子,一人给我夹了一筷子菜。
这叫增衣加食,寓意永远受人尊敬。
夹了菜之后,两个人四只手拿着酒壶,轻轻点了一下。
我拿起来喝了一小口,他们再次把酒添满,这叫添福添寿。
代表着确立彼此之间的身份和地位,就像以前尊师重道,要给师傅敬茶。
喝了茶确立了师徒身份,以后不管敬茶的徒弟混的多么牛逼……
受茶的师傅混的多么穷困潦倒,尊卑关系不能变,要不然就会遭天谴受天罚!
在场的人除了龙黑京之外,牛头马面他们都看得一愣一愣的,根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他们并不是从小就在江湖这个环境里耳濡目染长大的。
家里人也不是上一辈儿跑江湖闯社会的,不懂这些很正常。
“好,大家开始共同举杯,欢迎大强和小慈,从今往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举起酒杯,这是一句客气话,表明关系的亲近。
但并不真正代表,在短时间内就接纳了他们,而是给他们一个上船的机会。
上了我这条船,就要经受考验,也需要寻找机会证明自己。
掀开锅盖,一只大鹅炖的透烂,我先给龙黑京夹了一只鹅腿。
他是在场所有人中年龄最大的,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只通过这一个动作,就可以让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所有人都能明白,龙黑京的地位和对我的重要性。
要不然年龄再大把他晾在一边,也没人会把他当盘菜!
所有人对待一个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主家对待这个人的态度。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吃吃喝喝,大鹅炖的软烂,有滋味儿。
所有人都没那么多的讲究,就是吭哧吭哧连吃加喝。
在小时候我就觉得江湖人这一套很矛盾。
讲究的时候比谁都讲究,怎么说,怎么吃,怎么喝,怎么拿筷子……方方面面都是规矩。
但走完了过程过场之后,就全都暴露出来了本性,随心所欲,肆意而为。
时隔多年的今天,我自己摆了这么一桌江湖菜,我才突然明白这些繁文缛节的意义。
一来是为了凸显身份和调性,要显示出自己有规矩,这是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毕竟跑江湖的泥腿子没几个上过学,也没几个是大家大户出来的,越是大家大户规矩就越多。
江湖人进行模仿,尽可能的让自己看起来更高端一些。
说白了规矩的设立,就是给人自我设置一些门槛,形成一些约束。
约束的越多,规矩越多,就能显示出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样,越能高人一等。
不讲规矩谁都能轻而易举的做到,但不是谁都能遵守这些规矩。
就算拿个酒杯,都需要有各种不同的手势和手型,最后还是要端着杯子把酒送嘴里。
真正的优雅,规矩和气质,永远都不是装模作样出来的。
其次这些江湖规矩,愿意遵守的人,大家就有了一致性。
更重要的是,愿意遵守这些规矩的人聚在一起,可以显示出是同类。
在饭桌上就需要这样一个形式,来做出规矩和区分。
千百年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没有一个是毫无意义的!
不然那些真正没有意义的,早就会被摒弃,被淘汰。
很多传下来的东西不是真的没用,可能只是看不懂,不在其位,不知其中的深层含义。
吃饱喝足,大强和小慈安顿下来,我让牛头马面带着他们在别墅里转一转。
虽然这里不如庄园那么宽敞,搞清楚一点,临时住下来也会更方便……
等找到机会,我要看看这两个不男不女的家伙,到底凭什么本事能拿四十根小黄鱼当拜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