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皇太极带两千建奴逃到草原之后,竟然利用科尔沁部的内部矛盾,取得了科尔沁部的主导权,开始积极向外扩张。
这引起了喀尔喀部和林丹汗的不满,三方开始混战,打得三败俱伤。
皇太极果然是非常厉害的建奴大汗,竟然说服喀尔喀部,联合进攻林丹汗部。
本来三方势均力敌的,一下子变成了两打一的局势,林丹汗招架不住,向明朝求援。
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兵部尚书袁可立在朝会上提出派大军北上,一举解决蒙古问题,所有朝臣一致同意。
只是,在到底由谁出任征北总督问题上,大家意见不一致,甚至针锋相对。
袁可立说:“孙传庭担任蓟辽总督的时候,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消灭了十多年不能解决的建奴,由孙传庭出任征北总督,最能保证此战的胜利。”
但新任礼部尚书周延儒和刑部尚书钱龙锡坚决反对。
周延儒说:“历朝历代,军权集中到一人身上,最容易产生权臣。”
“现在朝中一半以上的军队都曾经是孙传庭的部下,或者由孙传庭的嫡系将领担任,征北总督绝对不能再由孙传庭担任。”
“微臣建议,由英国公担任征北总督。”
不少大臣纷纷附议。
孙承宗说:“英国公这些年都在京城治军,但没有上战场打过仗。”
“我们这次的战略目标是,一战彻底解决北方边患,将蒙古人赶到漠北,必须选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将领。”
“孙传庭就是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