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黄道周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与如今的礼部尚书倪元璐是同科进士。

崇祯三年,朝廷对袁崇焕一案追究责任,原大学士钱龙锡被此案牵连,定了死罪。

此事一出,整个朝廷没有一位大臣敢为钱龙锡辩护。

只有不怕死的黄道周出于义愤,半夜起草奏疏,送进宫内向皇帝申冤,疏中直指崇祯的过失。

其中有这么一句“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

大概意思就是,现在圣上杀了很多阁臣,只是白白地损害了国家。

崇祯帝一看这本奏章,当场就火冒三丈。估计不亚于嘉靖帝看到海钢锋的那道奏疏。

崇祯把黄道周的奏章驳回,结果黄道周锲而不舍,又上了两道奏章。崇祯最后气得莫法,让钱龙锡免死,而他自己被皇帝连贬三级。

崇祯五年,黄道周因病求归。

本来崇祯觉得这个刺头走了,还挺高兴,结果没高兴几个时辰,又有一道奏疏递交他龙案前。

这道奏疏叫《小人勿用》疏,通篇文章就是劝谏崇祯帝要(退小人,任贤士),并且还举荐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仁人志士。

果然,崇祯帝看见这道奏疏,又是一阵勃然大怒,最后以“滥举逞臆”将黄道周治罪。

这次崇祯老狠了,一撸到底,直接削籍为民。

崇祯九年,崇祯似乎又想起了这位与他互相伤害的大臣,又把黄道周给起复了。

崇祯本来以为黄道周被贬为民,棱角应该被磨平了吧。

不曾想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崇祯十一年,崇祯夺情启用杨嗣昌进内阁,这让黄道周非常不满,于是接连上了三道奏疏反对杨嗣昌与满清议和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