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天都忙于和各种领导打交道的过程之中。
到了一定级别的商人,他每天日常就不是如电影所演的那般“每天在职场内搞什么勾勾心斗角”,太儿戏了。
他们就是和一些领导搞关系。
很多大型企业的“对外关系部”甚至比其他部门都要大。
在这个资源为王的时代,政治资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没有政治资源去谈其他的?那都是扯淡。
所以秦镇长这也是在找自己的政治资源,他也听说有些干部得到提拔的例子。
比如在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些很有能量的商人,然后跟他们攀好关系,让这些商人帮他们打招呼,貌似也有效果。
就有一个泰吉籍贯的上市公司老总的亲侄子就是如此,这个上市公司做的好大,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公司,因为他们可以帮不少地方解决就业问题,很多地方都会去招商。
当初他们来泰吉县投资之后,这位老总就向县委书记说“他的侄子想要提拔一下”。
于是乎,县委便立马专门研究,把他侄子提拔起来了。
虽然现在还只是个科级干部,但如果没有他那个叔叔的话?恐怕一辈子就是个小科员,所以秦镇长这也是在变相“招兵买马”。
秦镇长一直觉得:可不能小看这些企业家,不能小看这些商人,谁小看企业家?谁小看商人?那就犯了主观主义错误,那就纯粹是不了解真实门道。
肖源跟踪了好几天之后,他得出一个结论:秦镇长恐怕和这些商人有利益往来,于是便向王成汇报了。
王成让他保密的同时,又说,“他肯定有自己的苦衷,现在我们还在搭班子,我明天去和他好好谈一谈,你不要声张,这些事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不能起内讧,这种事哪怕就是别人去举报都行,但我们不能举报,因为我和他是一个班子的成员,我举报了、性质就变了。
就变成我打击报复了,你懂吗?”
肖源当然懂了:他们是一个班子的同事,如果王成把秦镇长给“告了”的话,那就成为班子内斗的导火索了。
没有人会在意王成的真实出发点,别人只会觉得他是在内斗。
自然而然的对他的印象就不会很好,所以没办法,目前就是这么个态势。
哪怕知道秦镇长在做违法乱纪的事?王成也只能提醒,若提醒没用?
然后再让县里的领导去和他谈,而不能直接举报,直接举报的话是会出问题的。
体制内的很多不成文的规则就是这个样子的,看起来有些“无奈”、甚至是“憋屈”。
王成找了秦镇长,秦镇长还一脸莫名其妙,还不晓得王成为什么突然找他?
王成给他泡了一杯茶,又给他发了一根烟,然后说,“现在办公室没有外人,我就叫你哥了…哥,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啊?需不需要我帮忙啊?”
听到这话,秦总早上有些疑惑,他问,“啊,没有啊?老弟是听到什么了?”
突然,他又马上改口,“应该叫县长,我叫顺口了,应该叫县长,我应该有上下级观念。
”
王成摆了摆手,然后微笑着说,“没关系的,叫什么都无所谓,反正都自己人,你不用这么拘谨。
其实我还更愿意你叫我老弟,这样亲切,你看我不是直接叫你哥吗?是这样的,前两天我去外面吃饭,看到你和工业园区一位企业家走的比较近,就想来问问你到底怎么回事?那天我想跟你打招呼的,后面看你们有说有笑,便没有走过来,怕打扰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