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救命”之恩(2 / 2)

仕途升迁 林新儿 1153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你觉得怎么样?”

王成足足想了几分钟,然后说,“我觉得理论上没问题。

但我们在想问题的时候总容易想当然。

改善居住前提是要了解这个群体的人;比如说:一个普通人买一套房子,到他还完房贷需要20到30年时间,就让他提前还、折中算个15年、或者算个十年;那么等他有条件去买改善住房的时候?起码得快40了吧?一般人就已经活的明白了,又让他去背上房贷?不现实的!

我们总是喜欢纸上谈兵。

所以,针对贵集团的这个方针?我只能这么说,可能有点不切实际。

但这是我真实想法,我不能骗你,我知道你问我?那肯定是想听真实的原因!

如果你想听阿谀奉承?你们集团的那些工作人员肯定早就在你耳边说了很多了。

钱总低着头,他用筷子夹了一筷子青菜,塞到嘴里。

嚼完后想,又细细的把嘴擦了一下,然后看着王成。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有这种想法。

房地产不比其他行业,比如说买个手表,不喜欢了可以换!

有钱了可以买一个好一点的;但房子不一样,因为其的总价太高了;我们集团的专业人士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就多次说起,说未来的改善居住市场会有多大?但是如果万一有一天老百姓发现房价过高、高的离谱,高的不等同于他的价值的时候?让他再去入坑?他会愿意去吗?对于房地产商来说,就怕人活明白,因为一活明白,房地产市场就没那么好做了!

不管谁再怎么忽悠?也许都不会上当了!

这一次房产涨价让不少人感受到了压力。

钱总的话让老愤日有所思,老愤说,“对于在县城的公务员来说,或者是编制人员来说。

除了买房就没有其他理财手段了;县城的工作人员去炒股?缺少信息、缺少沟通机制,大家本身都是菜鸟,即使就那几个炒的很好的,也算是菜鸟。

所以,大家不愿意碰这个风险比较大的领域;至于投资?现在就这么点资源,能怎么投?该投的生意早就固化了!

而且现在能投的事业能投的产业有限。

又不像以前。

老愤的话让王成思考起来,王成就是这么一个干部,只要不是非常正式的场合,那么他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就会不由自主地发散思维。

王成想一想,于是便说,“老愤,你说的非常对!

我也有这种想法,所以我做过调查:在县城内的双职工家庭有一些都有两套房。

当然,绝大部分只有一套房;而且就刚刚钱总说的“改善居住”来说,这情形其实在很多双体制家庭早就“有了”,为什么?其一、公积金在那里;其二、平常花钱花的比较“小心”。

拿工资的人,不要去说其他的。

王成说的什么意思大家当然懂了:稳定的工作代表着稳定的收入,代表着稳定的预期。

一方面来说,可以提升消费信心,但另一方面来说,也意味着这个收入没有什么大的提升。

所以也就不敢怎么花钱,这可能也是传统思想所导致的。

因此,任何事情都有两面,不可能一根甘蔗两头甜,这也是经济形势所影响的。

特别是在很多人以前的眼中看来:公积金不用来买房就浪费了,而且这几年房价这么涨,所以要赶紧拿出来买房。

这可能对政策理解有偏差,也有可能是个人习惯,所以县城的房地产很大一部分都是体制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