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影响非常恶劣,王成准备把这个案子办成全省的典型。
于是乎,他把这个案子的所有卷宗都送到了省检察院和省高院。
不管是谁?看到这种东西都会生气的!
因为王成之前也多次提到过:只要有了一个污点,哪怕就是一个行政处罚,想要删掉都非常非常难;哪怕就是有一些案子明显是个别办案人员的错误,哪怕闹得大范围内皆知、在新闻上很火,但想要改?仍然难如登天。
这可不是以前纸质档案存在的时候,或许一把火烧掉就没有了。
但现在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但同时也对执法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凡一个疏忽?恐怕毁的就是别人一辈子。
王成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有指向性的、都是有目的的。
可能初看,觉得他在折腾人,但细细一琢磨才发现:他都是为老百姓好。
永远要记住一句话,对执法部门的严格要求,是对老百姓的保护。
王成还检查了一下这些年有关办案人员的上访情况。
发现还是占了一些比例的。
当然,这种比例当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误解,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的的确确存在着被冤枉的情节。
以前就有人举报泰吉县有关部门为了指标办案,为了平台上的数据好看,把一些小案子从重处罚,从重与从轻?也不过是几个文字之间的不同?但也许是某人的人生。
这边整理完了相关的工作之后,王成紧接着又准备去检查县城内一些表彰人员的档案。
因为他听说之前泰吉县有一个民警为了得到重视,竟然派人去演双簧,演了一出他英勇救人、得到了省里的表彰的戏;那人由此提拔成副所长,后面又提拔到某镇去当教导员;这些年,这个事闹得很凶,那个民警现在已经成为教导员了,所以也不好过多去纠正。
因为当时一切程序都走完了;如果这样纠正?相当于打脸。
那么,也许就说明县里、市里都配合着一起来糊弄省里,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县里就一直没把这个事给报上去,但是圈子内的都知道这人是怎么回事?
王成就想看看在县内这种情况还有多少?
这挑战的可是一个县的道德风尚。
查了查这些年的一些表彰情况,好像只有那一例情况,其余的都是能站得住脚的,都是很无私的。
王成本来想签个字,把那个指导员给撸掉,后面想了想,暂时没必要,反正现在的他已经“社会性死亡”了,全县真多干部,哪些不知道他的那些事啊?
想着有很有一段时间没有去龙口乡调研了,他便准备再次去龙口乡转一转。
上次统一调研的时候没有去龙口乡。
哪怕经过了龙口乡去那个最偏远的镇调研时,他都没有下车。
因为他对龙口乡很熟,一去?大家又得拉着他喝酒。
他那会就想着哪天得单独来调研。
…
龙口乡现任的书记听到王成要来调研?便马上准备好了一切。
但龙口乡这些干部,很多同王成都不熟悉,所以也就没有怎么去准备。
他们说,“王书记喜欢看那些真实的场景。
我们就不要提前准备了,他知道我们提前准备的话?反而会不高兴的。
我们就拿最真实的东西给他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