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些小说也好,电视剧也罢,演的那个尔虞我诈,很多都是过于夸张。
有些不是那么回事的,比如在政府搞钱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搞工程,因为工程可以带来溢价,溢价就是贪污的部分,工程溢价非常简单,要么把工程造价做高?要么把工程质量做次?这都能带来巨大的溢价。
所以才有这么多干部前赴后继的去想搞工程,在前些年省里来了一次大整顿,对于一些县区主要领导干部衡量的标准就是他有没有参与到工程当中去?
只要是没有参与到工程之中去?
哪怕平日里收点钱,收点烟酒,基本上都睁只眼闭只眼。
但是如果沾染了工程?基本上是一票否决,立刻就严查。
但话又说回来,难道收点钱收点烟酒这是对的吗?
这显然也是不对的。
不能只在低标准中找稍微相对高的高标准,要不断的促进高标准的推广,要找真正的优秀干部。
不然在这种妥协之中,就会让收烟酒收钱这种本来就是错误的习惯变成合理合法、甚至是为群众所称赞的评价习惯。
或许一段时间后,有人会说,“只收些烟酒,什么都没有?那真是个好领导好干部。
”
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
听到这话,大家纷纷赞同,表示“是是是”。
随后他又说,“我希望我们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能化成踊跃的动力,上级给我们这么多资金,是帮助我们发展的,帮助我们共同致富的!
但是帮助我们发展,不可能把钱发给每一个人,得把这种经济帮助变成大家所居住的居住的环境的提升,比如村里改造,比如群众之间的互相帮助,这都是对相关情况的提升,所以大家要珍惜,不要拿着上级的钱不当钱。
不要觉得上级的资金到了就怎么样!
要珍惜发展的资金。
”
王道来这一次虽然是调研,但这一刻,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
蹲点的干部也很郁闷,因为虽然他们是上级单位的领导干部,但县委书记这么说,他们还真不敢这么反驳。
这个村的确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情况,比如资金乱用。
但是,他们说了不算啊,资金只要一到县里,基本上就不是蹲点干部能决定的事儿了。
所以他们也准备找机会向王道来汇报。
但一直没机会,所以这些蹲点干部也很郁闷。
一个普通的省直单位的处级干部到村里来蹲点,他想见县委书记?一般来说是不太可能的。
有人说,省里的处长到地方,县委书记和县长一定会见面的?
实际上,除了省里面主要那几个核心处室的处长,一般的处长从省里来县里,县委书记还真的不太会关注他们,也真的不会太怵他们。
能够到县委书记这个级别的,大家都不是白给的,因此也不必说比什么背景?比认识领导?
大概率人家的背景还真的不是一些个别省直单位的普通处长能够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