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走在正确的道路上(2 / 2)

🎁美女直播

因此,这一二年功夫,薛家的生意规模,非但没有扩大,反而还主动缩减了一些。

他们的利润,也减少了一些,但是也并没有减少太多。

毕竟,他们家在整个华夏国话商人世家中,都是第一等的存在。

他们的生意,一路畅通无阻,哪里有不开眼的敢和他们作对呢?

因此,他们赚起银子来,自然是无比轻松写意的。

如今薛家还准备着,慢慢的再降低下薛家商行的规模呢。

不过,对于贾琮的吩咐,薛家倒是丝毫不敢怠慢。

薛家商行那边,许多产业里,都应用上了蒸汽机。

也算是在蒸汽机的推广中,起了个带头作用。

比方说,江南八大盐商跌倒之后。

薛家就在江南,拿下了大片的厂房。

然后用蒸汽机加改良版的纺织机,大力提升了纺织效率。

因为大大降低了人工费用,因此薛家的织布机厂,大大降低了布匹的成本。

江南的其他纺织厂,已经被薛家挤兑的半死不活的了。

好几家都已经关门了事。

没有关门的几家,也打听到薛家使用了蒸汽机和改良过的织布机。

他们也纷纷效仿,也跟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这才勉强活了下来。

还有薛家的运输,也都换上了蒸汽汽车。

再者就是在驿站方面,也全部都换上了蒸汽汽车。

而正因为有了蒸汽汽车的存在,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

薛宝钗对薛家商行的现状,了如指掌。

并且她也知道皇上询问这个问题的缘由是什么。

因此她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有条不紊地讲述起来。

贾琮听完之后,也是不断颔首不已。

目前来说,新生的华夏,正在暗中进行着工业革命。

不过这个过程,是略微有些缓慢的,贾琮预估,这中间,最起码需要十几年的功夫。

倒不是贾琮不想尽快推进这个进程。

而实在是,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才成。

比方说,如今华夏的生产力,怕还不足以加快推进这个进程。

如今华夏新型农作物的推广,还没有完全完成,粮食产量,还未必能够达到自给自足的。

饭总要一口一口吃,路总要一步一步走的。

至少,在他的掌控之下,华夏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贾琮还有一点比较重视的,便是华夏新学的推广速度了。

总体说来,新学的推广速度,还是很快的。

毕竟,新学和旧学比起来,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就是新学比旧学更容易入门。

新学哪怕是只学会写几个字,学会算账,也是好的。

学几年下来,就能去当个账房学徒,用不几年功夫,也能当个账房先生了。

而但凡学精了,甚至还能够进入工部下设的各部门,成为官身。

这个可是实打实的诱惑。

因为这个缘故,新学在整个华夏,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

不过,去学新学的,大多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子弟,又或者是一些工匠子弟等等。

总之都是底层的子弟。

士绅之家,是不会送子弟去学新学的。

也有少数的士子,对新学感兴致,好奇地去学习研究新学。

但是这种人,终究是少数。

而因为缺少读书人学习心学,因此,新学的推广速度虽然快。

但是思维的碰撞,却并不多。

不过对这方面,贾琮倒也不急,毕竟后续,他还准备将新学纳入到科举考试之中呢。

等到时候,就是全民都会学习新学了。

自然会有许多研究许多学派问世。

这些事情,需要一步步的推进,倒是急不得的。

这其实和他在燕云时候的筹划,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毕竟,有些事情,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知晓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有些事情,却是急不得,一旦急了,就容易出乱子。

而接下来,华夏依然有条不紊的发展着。

今年的新型农作物,在整个华夏境内,进一步推广着。

如今华夏境内,倒也算得上风调雨顺,必定是一个丰收年无疑。

巡查院的成立,也让华夏各地的治安还有吏治,一下都好了许多。

贾琮这个开国皇上,可是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的一拼的帝王。

杀起贪官污吏来,丝毫不手软的,在官员之中,已经有人暗中给他起了杀头皇上的外号了。

光是这一个名头,就让贪官污吏瑟瑟发抖。

但是在边远地区,终究是山高皇帝远。

皇权的震慑,十分微弱。

因此,越是偏远地区,往往越是盗匪横行,吏治糜烂。

不过如今随着巡查院的成立,便是在偏远地区,吏治都为之一清。

巡查院的震慑力,是实实在在的。

有些地方的巡查院成立的早,并且官员尽职尽责,早早就展开行动。

已经着实查处了一批官员,正在将卷宗上奏了上来。

贾琮看了卷宗之后,指点了一些流程不符,或者是证据不足之处。

不过总体上对他们是褒奖的,着实奖赏了那几个做事的官员一番。

而这几个官员,也如同巡查院里面的一条鲶鱼,使得新成立的巡查院,彻底卷了起来。

大家都不做事,都混吃等死也就罢了。

但是一旦有人积极做事,开始卷起来了,你就不得不跟着一起卷。

而大家一起开卷的话,整个效率,马上就会得到质的飞升。

巡查院这一开卷不要紧,整个华夏的贪官污吏,可就遭了殃。

各地都有贪官污吏下马,有些甚至还是窝案。

对此,朝堂之上,也开始重视起来。

贾琮尤其重视。

自巡查院开卷以来,贾琮甚至都不敢继续躺平了。

哪怕晚上点灯熬夜,都随时盯着各地检察院的卷宗。

在初期,就必须要立下规矩来,巡查院可以卷。

但是绝对不能为了卷而卷,为了卷而制造冤假错案。

必须在初期,就立下这等规矩。

而很快,还真的给贾琮寻到了几处这等官员的存在。

因为这几件案子,贾琮只看卷宗,便看出了不少疑点出来。

贾琮可是有着满级的洞察能力和战场指挥能力,自然并不缺少发现漏洞的眼睛的。

一件案子,哪怕你能做到天衣无缝,但是卷宗上,总是会留下一些痕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