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军中,如果士卒每日都能吃盐,战力必然提升!
话说到这儿,大家都基本同意降盐价、盐税。
但具体降多少呢?
张祯也在心里盘算过,沉吟道,“盐价与关中正月的米价齐平,盐税降至四成,如何?”
王允第一个反对,“盐价可以,但盐税太低了!”
深悔方才没有跟她定好盐税数额。
蔡邕、士孙瑞、朱儁、杨瓒等人也是一样的意思,盐税必须多收!
这钱朝廷少收,也是肥了盐商荷包。
百姓得利也就罢了,为何让盐商也得利?
横坚大家都没盐场,盐税落不到他们头上。
张祯:“那诸公以为多少合适?”
王允:“至少六成!”
士孙瑞:“至少七成!”
朱儁:“至少五成!”
杨瓒:“至少六成!”
蔡邕:“六成!”
甚至还有人说八成。
张祯综合了一下,笑道,“那就五成罢!”
这也是她心里的价位。
诸公虽还有意见,但见她退步,便也忍下。
张祯正准备说与之关联的第二件事,就见贾诩和诸葛亮诧异地盯着自己。
“文和叔,孔明,有何高见?”
两人同时开口。
贾诩:“为何还要征盐税?”
诸葛亮:“向谁征盐税?”
说完相视一笑,都知道对方发现了关窍。
王允:“。。。。。。你二人何意?”
贾文和太离谱,神悦都还想征四成,听他那意思是一成也不要了。
孔明也是,怎会问出这种傻问题?征盐税,当然是向盐商,总不能是向百姓罢?
其他人也面露疑惑。
诸葛亮微微伏身,做个手势,请贾诩先说。
贾诩也微笑致意,领了他尊老之情,慢条斯理地道,“能多出盐的秘法,是神悦的。若是别人,必然用于兴盛家族,但神悦国事为重,定会献予朝廷。如此,秘法便是朝廷的,那自然该由朝廷专营,所得盈利皆归国库,还征什么税?”
诸葛亮补充,“其一,盐铁专营,古已有之,如今收回,乃是循例而为。其二,纵不收回,也会被朝廷所定食盐新价冲击,难以经营。”
盐商都没了,还向谁收盐税。
王允:。。。。。。好有道理!老夫咋没想到?
其余诸公也是面目呆滞,感觉自己忽然变蠢了。
不,不是自己变蠢,是孔明脑子太灵活。
大约是年轻的缘故罢。
。。。。。。但贾诩可不年轻了,跟他们一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