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有没有私下给吕布扎小人,那谁都不知道。
朝廷的军机要务,如今基本都由大将军府说了算。
纵有一二反对者,也如过耳清风,没啥影响。
因此出兵乌桓三郡之事,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相应的部门各司其职,勤勤恳恳,做着出征前的准备。
吕布身为大将军,只需要下达命令,并不需要管具体事务,也就不算忙碌,还有空闲与张祯谈天说地。
在打仗这件事上,他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极佳的天赋,如何调兵、如何行进、如何出击,于他都不是问题。
但有一件事情把他为难住了。
究竟要不要带神悦同去?
若是不带,他不放心,万一又像上次一样有人攻打关中怎么办?
到时鞭长莫及,他非急死不可。
可若是带呢,又担心累着她。
去年打冀州,她就很是受累,他看着都心疼。
这次去得更远,他不忍心让她长途跋涉。
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征询陈宫和贾诩。
陈宫的意思是不带,一来路途遥远,随军辛苦,二来京中也需要她坐镇。
上次神悦去冀州,他就不是很赞成。
喊杀连天、血肉横飞的场景,不适合她。
而且路上吃喝不好,风霜冷雨,一不小心就会生病。
还是留在京城为妙。
安全问题不用忧虑,有黑山军、白波军,以及袁绍的例子在先,一两年之内,没有人敢动关中。
何况,朝廷目前有兵二十二万,就算借了两万给孙策,也还有二十万,驻扎在凉州及关中各处。
此次拟出兵五万,皆是精锐,到了冀州再调五万,然后一路前行,汇合公孙瓒。
也就是说,朝廷还有十五万大军,护卫在关中周边。
除非高顺背叛吕布,否则关中无忧。
但高顺会叛变么?
陈宫觉得,就算山无陵、天地合,高顺也还是那个高顺。
若连高顺都会背叛,那这世间也未免太凉薄了。
贾诩却没发表意见,对吕布说道,“何不问问神悦自己的意思?”
要他来说,这两人纯属浪费时光。
神悦去或不去,是他们能左右的么?
她若想去,谁能阻她?
她若不去,又有谁能让她动身?
难不成以武力压制?
吕布若会这么做,那他就不是吕布了。
陈宫面带赧然,“确实该由神悦自己做主。”
说着就要派人去请。
吕布:“等等!”
神悦来之前,他想做到心中有底。
转头问贾诩,“文和先生,你跟我说句准话,神悦留在京中,是否性命无忧?”
光是陈宫一个人说,他还有点不敢信。
贾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大将军,老夫的家眷,也是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