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真要了孔融全家的命。
张祯斟酌再三,给他回了信。
按照惯例,也是先一通褒赞,夸他海内名士、文坛宗师、英伟冠世,然后又说北征乌桓势在必行,一举多得,不但能解乌桓庶民倒悬之苦,还能以朝廷军威,震慑各方怀有异心的诸侯。
最后写道,“若无雷霆手段,岂敢有救世心肠?”
信送出,张祯自觉了了一桩事,又忙于种田大计。
如今野生稻谷多了,为便于区分,得各取名字。
陶谦送来的,被她命名为徐州系列,一代种为徐州一号,目前田里的是二代种,为徐州二号。
刘备送来的,命名为清河系列。
孔融送来的,命名为北海系列。
哪一个系列更好,有待时间的验证。
试验田也是分别建了,依旧由张五郎、氾先、卫成负责。
看着田地里茁壮成长的庄稼,氾先问出一个疑惑已久的问题,“神悦,咱们为何只杂交稻谷,而不杂交麦子?”
他爱吃米饭,也爱吃蒸饼。
想让麦子和稻谷一样丰收。
张祯心说我也好奇过,笑道,“因为麦子引入为粮时,祖上早已杂交过数代,再来杂交,优势没有稻谷明显。”
顿了顿又道,“不过,氾叔若有兴趣,也可以培育优良的麦种。”
氾先若有所思,“那我姑且一试。”
天下爱吃蒸饼麦粮的人不少,不能让他们只有稻谷一种选择。
何况,稻谷需要大量的水,适于栽在田里,麦子却抗寒抗旱,适于种在山地里。
没有水田的地方,还得是麦子。
张祯十分支持他,“氾叔尽管试,若需要任何协助,尽管跟我说!”
她没有倡导培育麦种,不是因为不想,是因为不会。
有人愿意挑头,她求之不得。
氾先微笑道,“那是自然!”
神悦管着课农司,还是大司农丞,不找她找谁?
从这日起,他便多花一份心思在麦种上。
张祯又想起一事,命人去寿春问袁术,需不需要课农司指导种稻?如果需要的话,她即刻派人过去。
袁术嗤之以鼻,回说不需要。
张祯一笑,不再理会。
公路呐,我可是问过你了,是你自己说不要的。
往后不许抱怨哦。
第236章王朗幸亏遇上的是诸葛亮,如果是祢衡,估计死得更快
张祯原以为,她与孔融的交集到此为止,谁知一个月后,北海又有信件。
随信而来的还有一个人,祢衡。
知道他是谁的那一瞬,张祯下意识看他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