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重怀疑他的头风是被这三人气出来的。
虽然孔融、杨修都死于他手,祢衡也被他摆了一道,但,怎么说呢,如果换了别的诸侯,这三个只会死得更快。
原因无他,太气人耳。
许是时机合适,祢衡说出了那句名言,“世间之才,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说完又一本正经地补充,“还有你我。”
张祯暗道你是真不知谦虚为何物,才要说多谢,又想起他的风格,硬生生转换,“确实,你我也有大才。”
祢衡颔首,又道,“德祖对张大人,也是仰慕已久。”
张祯:“是么?呵呵!”
算起来,杨修这小子今年十九岁,还在老家跟着长辈读书,不怎么在外行走。
他的家世非常牛。
袁绍、袁术逢人就夸耀自家四世三公,但在杨修面前,他们不敢说这话。
因为杨修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簪缨之家,四世太尉。
比袁家还多辉煌一世。
曹操非要杀杨修,原因之一就是忌惮世家的影响。
杀孔融,也是类似的意思。
但在张祯这里,世家也有世家的用处。
咦,不对,这一世朱儁一直任着太尉,杨修的父亲杨彪就失去了担任太尉的机会,目前任职司空,也是三公之一。
四世太尉,可更为四世四公。
“正平先生,杨修此来,杨司空知道么?”
祢衡:“自然知道,极为赞同。”
张祯微笑,“如此甚好,大将军府蓬荜生辉!”
不管这两人本身有多狂多奇葩,他们的投效都值得庆贺。
想用他们的长处,就得忍耐他们的短处,光要优点不要缺点,就如同只想马儿跑,不想马吃草!
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何况,抛开他们本身的才能不说,此事便如风向标,意味着天下士子对朝廷的认同度越来越高。
她但凡有点脑子,就不可能将这两人拒之门外。
因为,她所经营的不是草台班子,是大汉朝廷,一国政治军事中心,必须兼收并蓄,有大海一样的胸怀!
不仅能容人才,也能容奇才、鬼才、刁才!
第238章大汉第一喷子天团
安置好祢衡,张祯又往郊外跑,亲自过问各县农桑状况。
还带着课农司属吏,巡视关中各处田地。
粮食,才是一切的基础。
政治上玩得再溜,军事上再是悍勇,没粮也完蛋。
她在心里把祢衡当成难伺候的大爷,不敢让他做任何实事,就高规格闲养着,锦衣美食,酒肉管够。
高顺都奇怪了,某次她回去时问道,“此人有何异处,值得你如此相待?”
张祯沉吟道,“能骂人。”
高顺:。。。。。。
这个你不是也会么?还用他?
张祯这一瞬间与他心灵相通,解释道,“这一方面,我与他相比就如小巫见大巫。”
高顺疑道:“不可能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