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我可以用这两句话安慰自己,但我该如何安慰父母?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交上了两张几乎写满的纸。看了一眼天空,皓月当头。
第二天,我们的训练就开始了。
白天,我们训练体能、野外生存、适应性和耐力,所有航天员必修的科目我们一个也不少。晚上,我们学习基础理论、飞船结构、仪器、系统控制,进行心理训练,一直到深夜。
时间太紧张了,一分一秒都极其珍贵。
得益于高度发展的科技,我们无需学习过于高深的理论和操作,省去了许多科目。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轻松,因为我们要加倍训练所有基础科目,往往昨天的折磨还没恢复,今天的训练又要开始。
这里的人开始慢慢变少。
事实证明,坚持走到这里的人没有一个是服软的。他们或因身体出了意外,或因天生承受不了某些训练科目,没有一个是主动要求退出的。
两个月后,这里从原先的200多人,变成了30多人。
根据联合政府和北京航天中心的计划,我们30多人当中,最终选出来的可能只有两到三人。
我对自己虽然有信心,但对最终入选却也没有把握,因为这30多人个个都是精英,根本看不出谁强谁弱。
2143年6月17日星期一
观测到前方有正在移动的光点,显然是属于太阳系的天体。
若是往常,这必然是个令人欣喜的新发现。但是现在,我只担心它有多大,多重,飞船会不会被它的引力影响,会不会撞到它。
有没有可能,它是上上个世纪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或二号?
据我推算,旅行者二号还在遥远的前方,但旅行者一号应该离我不远。
如此看来,我们三个来自地球的飞行器一起飞向未知的宇宙,倒也不再寂寞。
3月底,我们完成了集训,被允许回一次家。
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入选也好,淘汰也罢,回家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无所谓。
临走前,航天中心集中烧毁了我们写下的第一封绝笔信。我们盯着火焰,默然不语。
因为我们知道,这两个月里,有不下十几封绝笔信被寄了出去。
他们还没来得及体验世间美好,就匆匆结束了短暂的人生。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据,只有一张纸。
我们得到了三天假期,去掉路上时间,只能在家待两天。
那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两天,因为我隐隐意识到,两天之后,可能就回不来了。
我呆呆地坐在草垛上,看着眼前的一切。
我从小在这儿长大,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非常熟悉。农村孩子的童年一般而言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我们没有补习班,没有兴趣班,没有攀比,没有虚荣。我们上山,下河,享受清风和阳光,无忧无虑。
玻璃球,沙包,木制刀剑,鞭炮,纸牌……这些简单的道具承载了我们无数的欢乐。我们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天很蓝,空气很清新,阳光很温暖。
被阳光涂成金黄色的墙壁映衬着深蓝色的天空,如梦如幻。
当晚,我和韩亮收到了入选通知。这次不再是短信通知,而是邮递员送到家门口的通知书。
到了这一步,其实我对自己能入选已经没什么怀疑了。因为坚持到最后的只剩四五个人,我和韩亮的表现稳居前列。
联合政府在当天的新闻上宣布,经过半年多的选拔,全球各地已经选出了12名候选人,其中亚洲4人,欧洲3人,北美洲3人,南美洲1人,大洋洲1人。
以上12人将在联合航天局太平洋火箭发射基地进行最后的训练,最终选出7个人来执行这个人类史无前例的任务。
2143年6月24日星期一
今天是宫川启良跳舱一周年。
去年今天,是宫川的40岁生日。但他却说,他决定结束这个「荒诞而又可笑的旅程」。我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我们却又悲从中来。
因为我们知道,这事儿一旦开了头,就很难停下来。
宫川启良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实际上,宫川是一个天生乐观的人。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宫川10岁时就没了父亲,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初中毕业后,他们承担不起高昂的高中学费,宫川只好辍学打工。
学徒,汽修工,工厂普工,餐厅服务员,销售……年轻的宫川很早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但他从没有抱怨过。相反,他却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幸福,因为每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都能吃上母亲做的热腾腾的饭菜。
但这并不能改变命运,让母亲过上好日子,直到他看到那则全民公告。
参加选拔能够获得津贴。入选后,不仅每个月都有不菲的津贴,而且家人也会被接到航天中心终身奉养。
这个诱惑太大了,宫川不可能拒绝。
飞船升空后,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宫川非常开心,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圆满了。
他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热情,且能说会道,风趣幽默,常常引得我们开怀大笑。
他是名副其实的开心果。
如果没有他,我们的旅程会无聊很多。
5月1日上午,我们被专机送到了联合航天局太平洋火箭发射基地。
基地位于太平洋中心的莱恩群岛。这里离赤道很近,风光绮丽,珊瑚礁密布,可谓旅游胜地。
群岛周围环绕着大大小小数十个火箭发射台。站在山顶,可以轻松把这些发射台纳入眼底。
当地时间上午11点,来自全球各地的12名候选人集合完毕,开始最后的训练。
之后的一个月里,各国生产的飞船零件被巨型运输机源源不断地送来,基地立刻安排组装调试,一刻也不耽误。
这一阶段,我们不再训练体能和理论,而是天天和组装中的飞船打交道。
尽管飞行过程中绝大部分都是自动化和地球远程控制,根本不需要我们操作什么,但对这艘飞船有个大概了解还是有必要的。
在外文里,这艘飞船名叫reconnoiterer,直译为侦察者号。在中文里,它的名字更加传神:斥候号。
斥候号总重66吨,其中指令舱42吨,登陆舱24吨。飞船携带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探测设备,以使飞船在飞往尼德霍格的途中可以随时观测和修正数据,传回地球。
按照计划,斥候号到达尼德霍格后,我们须乘坐登陆舱登上尼德霍格,对其表面和地下进行全面探测。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按照最坏的打算,如果尼德霍格的目标是地球,那么人类要做的,就是在海王星轨道以外对它执行爆破,以使爆炸后的碎片被巨行星的引力吸收。
但这并不能保证没有碎片突破重重障碍飞往地球,因此,建造地下城躲避碎片撞击也被提了出来。
在当时,这两个计划还停留在酝酿阶段。但后来我们知道,这两个计划颇有前瞻性——仅仅三年后,这两个计划的具体方案就正式出炉了。
5月底,飞船组装完成。很快,基地最大的发射台上立起了一艘巨大的火箭。这艘火箭比我见过的最大的火箭还要大上许多,足足有150多米高,极为霸气。
我们完成了起飞前的最后训练,最终入选的名单也很快确定,我和韩亮如愿入选,成为七人当中的一员。
出征誓师仪式上,时任联合政府秘书长亲临现场,对我们说:
「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从未遇到过这么大的生存危机。但我们不会坐以待毙。人类将凭借自己的信心,勇气和智慧,让伟大的地球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而你们,就是人类的先行者。带着人类的希望勇敢出发吧。他日凯旋,我等当以全球最高规格迎接英雄归来。」
是的,这正是我义无反顾的原因。
几天后,一切准备妥当,发射日期也被确定了下来:2118年6月7号。
我们获得了最后的三天自由时间。我们登上山顶,席地而坐。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我们之间已经非常熟络,但在这种时候,我们相顾无言,气氛并不热闹。
我抬头看向远方,蔚蓝的海面和蔚蓝的天空在遥远的海平线处交汇,几艘小船在其间缓缓漂行。阳光洒在海面上,粼粼波光。海风吹在脸上,清凉惬意。
此刻我才意识到,那些我们很少注意到的风景,有多美。
我才意识到什么叫归属感。哪怕身在离家6000多公里的太平洋中心,我也能体会到「家」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飞船升空以后,就再也没有过。
基地告诉我们,他们将在火箭发射当天邀请家属到现场观看。在这之前,我们如果有什么想带上飞船的私人物品,可以托家里人带来。
这可是个意外之喜。
于是,有人准备了搭载了数千款游戏的游戏机,有人准备了存储了上万部电影和电视剧的播放器,有人准备了存储了上万部小说的阅读器。总之,我们想到了各种可以打发时间的方式。
韩亮属于比较另类的一个。他不爱读书,也不会玩游戏,更不爱看电影、电视剧,所以他准备了几只猫和几条狗。
为此,飞船特意给这些小动物留出了一个位置。可惜由于长期近亲繁殖,这些小动物仅仅存在了十几年。
按照我的意愿,老爸老妈亲自去书城给我买了几十本书。有国学经典,有世界名著,有人文社科,还有古典小说。
此外,还有大量巨能写的笔和一大堆记事本。无聊的时候,可以尽情挥毫泼墨。
那也是我此生见父母的最后一面。
我很庆幸当初带了这些东西。事实证明,游戏会玩腻,电影、电视剧会让人审美疲劳,只有传世的经典作品才可以经久不衰。即使时隔多年,今日读来依然津津有味。
6月6日,发射前一天。
我们在山上坐了一天。
再看一眼地球吧。碧海蓝天,微风拂面。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吧,就埋在这里。等我们回来,不管我们在哪,一定要约个时间回到这里,一起把信挖出来。」
宫川启良的提议得到了我们的一致叫好,于是我们就像曾经写绝笔信的时候一样,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未来。
其实,我想过有可能永远也回不了地球,所以我很坦然。
自149年前人类首次登月以来,人类的足迹仅限于地球、月球和火星。水星、金星太热,木星、土星等行星没有固态表面,所以人类的外星登陆经验非常少。
更何况,我们要跨越比太远还要远148倍的距离,在一颗完全陌生的星球上登陆,其难度可想而知。
韩亮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我俩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多年好友,我们早已有了心里默契。
2143年7月5日星期五中秋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有身在异乡,才能真正领会到这句诗的意境。
小的时候,中秋节在我心里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节日,无非是吃点难吃的月饼,放三天假。
当我眼前再也看不到地球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难吃的月饼也可以很好吃。
食物舱里还剩余一些月饼。尝了一点,还是原来的味道。
明明一点也不好吃,我却吃得津津有味。
6月7日,高考第一天。
下午3点,原本人烟稀少的莱恩群岛挤满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挥舞双手,疯狂欢呼。我试图在人群里找到老爸老妈,但这点小小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遥想当年,我也是这些人当中的一员。这一刻,我终于实现了7岁时的梦想。
我问韩亮,现在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要参加飞行了吧?
韩亮告诉我,答案其实很简单——抱负。
人生不过百年。百年之后,我们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如何证明我们曾经来过?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多一个你和少一个你,有什么区别?
有的人投身艺术,给这个世界留下宝贵的作品,可谓不枉此生。
有的人投身科学,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立下不世之功,可谓国士无双。
还有人投身人类事业,谋求人类解放、和平、发展,可谓伟人。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生不过是平平淡淡的几十年。有过梦想,有过奋斗。等到老之将至,回忆当年,或许圆满,或许遗憾。百年之后,在这个世界存在过的痕迹只剩一个家谱上的名字,直到逐渐被所有人忘记。
既如此,何不轰轰烈烈一场,也算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念想?
「其实,我和你一样。」
3点15分,火箭正式点火升空。
我们透过舷窗,默默地看着地面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一刻我们在脑海里早就预想过了无数遍,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憧憬,好奇,担忧,不舍……种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虽万般滋味,却难以用语言形容。
我们环绕地球,默默地看着这颗绝美的蓝色星球;掠过金星,近距离感受这颗被称为美神维纳斯的地球姊妹星;穿过小行星带,掠过木星,近距离感受大红斑的狂暴;掠过土星,被绝美的光环倾倒……
这一切在我们掠过海王星之后,就戛然而止了。
海王星是我们见过的最后一颗行星。自那以后,我们眼前只剩无边无际的黑暗,空旷。
得益于飞船的设计,我们可以利用离心力「站」在飞船里。所以我们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生活。我们有特意设计的休闲区,健身房,厨房,餐厅,蔬菜栽培室,还有一个足够我们吃上几十年的压缩食品仓库。
这个飞船不像是飞船,倒像是一个小家。
我们可以和家人通话,可以观看全球各地的新闻,可以随时欣赏最新上映的电影、电视剧。地面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生活,缓解我们的思乡情绪。但每逢佳节,我们的思乡情绪就再也遏制不住。
即便如此,这一切也没能持续多久。
2140年年初,老爸老妈告诉我,地球上爆发战争了。
先是小国和小国之间的战争,然后大国强行插手,也搅了进来。最后大国之间掀起了贸易战争,经济制裁,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我猛然想起,2140年又是庚子年。
没人能理清楚地球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失业,物资短缺,物价飞涨。
人们只顾着在绝望中挣扎,艰难生存,早已忘了尼德霍格,也忘了我们。
汉斯是第一个意识到我们可能会被抛弃的人。我们刚开始不信,后来信了。
经济低迷,暗流涌动。一旦达到爆发的临界点,全球必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到那时,所谓联合政府和包括联合航天局在内的联合政府直属机构,不过是一纸空谈。
直到与地球失联的前一天,我们还未察觉到任何异常。
地球和往常一样向飞船发送指令,飞船也和往常一样调整探测设备参数,修正飞行轨道。
我们即将迎来最为关键的步骤。40多年的飞行,最为关键的就是登陆的这几天。
6月12日,庚子年还未过半,我们便被抛弃。过往的一切,眼前的任务,我们的未来,都与我们不再相关。
没有征兆,很突然。
2143年7月12日星期五
我的生日。
两个月以来,我时刻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我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在地球上一点一滴的回忆。
多想回到父母身边,告诉他们,我有多想他们。
多想回到岛上,挖出封存在时间囊里的那封信。
我不会放弃希望。
我已经等待了3年。再等3年,5年,10年,又有何妨。
我将代表我们七个人,在茫茫宇宙中,等待家的召唤。
作者:三尺烛台
备案号YX01MVomQG2lg5WB6
发布于2022-06-011231·禁止转载
2112
?
?
暗宇识微光:深空、梦境和时间之外的科幻故事
唐新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