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章(2 / 2)

但是在处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分析极端现象的价值常常会远大于一般现象。

比如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就反复强调分析极端现象的重要性。

而凭借需求层次理论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这个研究路数颇为另类的学者,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研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人物的共同点,从而得出非常有启发性的结论,告诉我们「自我实现者」的一系列特质。

在另一领域,创新设计的顶级公司IDEO十分热衷于研究「极端用户」,用以激发全新的创意,来解决异常棘手的难题。

4。现实问题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常常瞬息万变、变幻莫测。

尤其在风云变幻的商界竞争中,变化的节奏快得令人窒息。

例如,前段时间京东对苏宁的电器价格战,自刘强东微博宣战不过数个小时,作为第三方的一淘网,立即上线针对性的电器比价产品,其快速响应的意识和执行力都令人瞠目。

而在象牙塔中,一篇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一般为两年,有些学科如数学甚至会长达五年以上;而一本更新及时的教科书,里面最新的内容,也至少是五年以前的研究,绝大多数会是十年、二十年前的结论。

因此,以前作为思想和知识前沿阵地的大学,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的今天,似乎已经变得过于缓慢和笨重。

简而言之,求解现实问题,就是求解复杂性,求解各种未知和不确定,以及求解永恒不息的变化。

而这些,都很难在校园中得到锻炼。

有趣的是,对同一现实问题的求解,学术派和实践派常有同台竞技的机会。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领域,这是一个近二十年才逐渐兴起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几位标志性人物,都没有采取学术研究的路数,而是从实践中摸索而来。

例如,写下《设计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