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摄政王回府时脸色大喜,可第二日却突然让我去宫里寻你,劝你出宫。

」「怎的又扯到了摄政王?

」「我本有些疑惑,可我后来在府里见到了个人。

」「是……谁……」「我问他们,为什么要瞒着所有人,他们说自有理由。

」「他们是谁?

」「可我总觉着……我听不着这理由,我的阿苓听得着。

」「是他吗?

太子回来了是吗?

他真的回来了对不对!」「是的,阿苓,太子回来了,此时就在宫里。

」「阿苓,若是决定要出宫,便痛痛快快地走。

但走之前,先去宫里见见他罢。

」10从丞相府回宫的这段路比来时拥挤,耗的时间也长了些。

我想起了些太子以前说过的关于蜀地的事儿。

皇后是幼时同家人一起从蜀地迁至京城的。

他对蜀地最初的了解也都来源于皇后。

蜀地山水秀美,民风淳朴。

蜀地菜式独特,气候宜人。

蜀地什么都好,唯有一点,蜀地虽山高地肥,可蜀道艰险,外界难以进入,驻守的郡守是奸是恶决定了蜀地发展。

早年驻守在蜀地的郡守是罗氏一族。

可世代沿袭下来,罗氏一族的后人强抢强占、欺压百姓,全然变成了贪官污吏,蜀地的百姓被迫之下爆发内乱。

皇后的父辈杨氏原是蜀地的小官,虽有心想治叛乱,可治不了根本。

郡守一族贪赃枉法使得叛乱频生,难以得到真正的清理。

后来杨氏得到朝廷命官赏识,一路进京,才有机会将蜀地的情况上奏给皇上。

罗氏一族被诛九族,蜀地暴乱有所平息。

可新官是朝廷任命的,对蜀地了解不足,蜀人的日子也未能得到良好的改善。

太子常说,蜀地是个好地方,有朝一日他必要还蜀地一个富饶。

他是个好兄长,我也信他会是个好皇上。

我曾以为,像话本子里说的那样,一起长大的两个人以后就要成亲。

而我们既算是一起长大的,那我便是要嫁与他。

可阿爹告诉我,皇上不可能让太子娶丞相府的嫡女,我是次女也不行。

阿爹的话我未曾放在心上,他说他会想法子的话我也未放在心上。

可是我没能等到他回来,只听到了京城里传开的消息。

太子在南下途中被人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