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清和低垂着眼,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若林间溪水奔流击石,充满力量与威严,他抬头看向来人,一袭素净的白衣蓝裙,发髻作妇人状,面容三四十上下,缓缓走来,身后跟随着两个高挑清丽的侍女。
看来这就是左丘栾的娘亲了,林清和暗中猜想,面上笑盈盈地说道:“不必麻烦下人了,左夫人,茶点味道很好,只是在下近来身体不适,大夫嘱咐少食糕点。”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左府下人招待不周,苛待了先生。”左夫人徐徐坐下,动作不紧不慢,语气淡然,“先生前来可有什么事,是不是栾儿在书院里做了不合时宜的事情?”
这位年轻的先生看着有些面熟,似乎在哪见过?
林清和见到左夫人慢慢悠悠的态度就知道,这位夫人已经听说了青山书院最新的消息,看样子似乎还和左丘栾说了退学,不在青山书院继续进学的事情,不然也不会这么不关心来自青山书院的先生。
作为一个生意人,察言观色是一个基本技能,不动声色地与客人和谐交流更是一项必修课,而现在左夫人的话语绵里藏针,又让林清和在正厅等待了两刻钟才姗姗来迟也不告知原因为何迟来。
“左学子并未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反而在书院之中勤奋好学,恭良俭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学生。”林清和好好夸了两句左丘栾。
左夫人不动声色用茶杯掩盖住了微翘的嘴角,右手微微向前移动茶盖轻轻嗑着茶杯,“先生过奖了,栾儿是什么性子,做娘亲的还是知道的,不必夸大。”
自己的儿子被书院的先生亲自上门夸夸挽留,不得不说,左夫人心里还是十分高兴,说明自己的儿子聪慧有天赋,对读书科举很在行。
左丘栾性子天真烂漫,善良柔和,常常为街头流浪的乞丐施舍铜钱,也为穷苦摆摊贩卖时蔬野菜的百姓买空货物,让百姓早早归家。有些人知道左家小少爷心性善良,见不得穷苦人家在受难,便经常出没在左丘栾出行的路上装可怜,向左丘栾乞讨。
就这样,左丘栾经常还未到书铺身上的银钱便以被掏空,等左夫人知道的这个消息时,已经过去一两个月了,她恨不得那些人去死,居然敢行骗到左府头上,欺骗一个未满十岁的孩子也不知羞耻!
经过此事,左夫人为自己心软善良的孩子感到担忧,也为左家的未来感到担忧,左家就左丘栾一根独苗,这性子怎么压得住做船运那些老油条,还不被骗个精光。于是便把左丘栾送去考科举,希望能在科举上夺得功名,不让人欺负了去。
“此次前来是为青山书院第一届家访活动事宜,我负责的学子中就有左学子。左学子在书院的日常学习中十分自觉,也能静下心来独自温书学习,这是他的优点。”林清和语调轻快,嗓音清冽如夏日清泉,让人听得耳朵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