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引起了第二届学子的公愤,几个班的学子混在一起,暗搓搓决定给第三届学子们自行增加教学内容和课业。
凭什么第三届学子们进学以来这么轻松,第二届学子进来就直接火力全开,丝毫不顾他们的死活,每天晚上完成课业都要多烧一根蜡烛。
第二届学子们全然忘记了当初是他们自己挑衅在先,先生们直接给他们强度拉满,才没了后面的唧唧歪歪,当然这其中少不了第一届学子们的推波助澜。
章瑛莫名感到最近的课业增加了很多,可是每个小先生都没有一下子全部增加很多,为什么会有种增加了很多的感觉。
章瑛对着记下来的一摞课业冥思苦想,念头在某一时刻通达,小先生可是很多的,每个都增加一点点,难度在增加一点点,课业可不就多了嘛。
章瑛抱着课业找到了自己的小伙伴于致悦,准备一同完成课业。
同样的,在器学院的章鸣也感受到了学院中不同寻常的气氛,好像每一个过来学手艺的人,都抱着不少的课业匆匆穿行在学院之中。
可是,他们不是来学手艺的吗,为什么变成了读书识字?
章鸣的小脑袋瓜子想不清楚,但是看着比他大了很多岁的哥哥姐姐都没说什么,还努力完成课业的样子,他就知道,这些课业是非完成不可。
终于,青山书院中的学院少了一股欢快的气氛,第二届学子们爽了,愉悦的气氛在秀才院中久久不散,连去农学院挖地种菜搞臭气熏天的肥料都没有那么不爽了。
对,农学院依旧只有第一届和第二届的学子在上,第三届学子没有人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第三届学子们以极快的速度学会了拼音识字和算数,这样一来,在专业的手艺课上,学子们终于能凭借着自己的笔记跟上了先生们的进度,还能时时复习过去先生讲过的内容。
时间转瞬即逝,林清和有意识地观看着各个学院的进度,重点是安先生的工学院,米先生的器学院以及小胡先生的厨学院。
剩余的学院还有待经验的增加,此时还不适合出来做实践活动拿学分。
不错,米先生也沉沦在做各种家具,简易工具的海中了,如果不教这些内容,他“辛苦”得来的学子可不就要长腿跑到安先生的工学院了。
毕竟事实上,工学院才是正经教学子们木匠活和修路筑水坝以及建房子等等。
要是进入了器学院的学子得知这一事实,不得一窝蜂跑到安先生那里,徒留器学院小猫两三只,空空荡荡。
米先生出于种种考量,还是决定在开学的时候教学子们做木匠活,虽然不是他本意。
此次的实践活动是以厨学院为中心,器学院和工学院为辅助,在定江县城内开设美食流动小摊,让定江县另一个重点的经济项目可以开发。
因此,林清和特地去蒙学院拿来了之前蒙童们送水的小推车,借着器学院的工具改造了一番,召集了器学院和工学院的两处学子,上了一次小推车改造课,还向学子们灌输了一些简易工具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