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起对于方勤光的吹捧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他并不是像方勤光说的那样,像诸葛亮一样能掐会算,他能推动省纪委去调查高德宁,完全是因为他对魏明义个人情况的了解,以及对魏明义心理的了解。
熊起能够对魏明义这么了解,不是突击做的工作,而是他早就掌握了魏明义的情况。不仅仅是魏明义,两江的主要领导的基本情况熊起全都了解,做这方面的功课,就是为了有备无患,有朝一日用到的时候不会抓瞎。
那天在魏明义的办公说的那些话,熊起都是有针对性的。
熊起说高柏文看不起像他这样出身普通,没有家世的干部,其实是在刺激魏明义,因为魏明义出身比他还要低,魏明义的父母都是农民,魏明义也种过地,当过知青,年轻时代吃了不少苦。虽然现在魏明义身居高位了,可是他永远也不会忘了他的出身,听了熊起的话,他一定会对高柏文那样的官二代产生厌恶感。
熊起说要是让高德宁离开两江,是两江的耻辱,是魏明义的耻辱,也是在刺激魏明义。
而熊起说魏明义是两江明义上的省委书记,则把魏明义刺激的燃起了怒火。
魏明义从国家审计署审计长的位置来到两江干一把手,上层的意图很明确,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到两江干满一届就退二线了。
所以,作为一个外地干部,又是一个已经明确要退二线养老的人,魏明义没有了上升的动力,自然对待工作也就没有了以往的热情。
所以,在两江这两年,魏明义一直是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则在工作。
黄风帆这个人比较强势,加上他在两江政坛深耕多年,人际关系搞得非常好,没能当上省委书记,又让他肚子里憋了一股子气,所以就拉拢其他常委有意架空魏明义。而魏明义则摆出的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重大的人事问题上,黄风帆这个二把手就能定夺的原因所在。
但是,魏明义毕竟是一把手,外面传言他这个省委书记就是个牌位,他心里也不舒服。可是两江的情况在那儿摆着呢,他想跟黄风帆较劲是很难的,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看好黄风帆早晚会取代他当一把手,没有人愿意买他的账,自然他也就没有跟黄风帆叫板的资本。不过被黄风帆欺压,肚子里积攒的火气却是与日俱增,越来越多。
如今黄风帆离开了两江,国广俊刚刚当上省长没几天,现在出了高德宁这档子事,而得知高德宁又是黄风帆的人,再被熊起这么一通刺激,魏明义只要是个正常人,他就一定就会产生报复,想要杀鸡给猴看的心理。而这也正是熊起所希望看到的。
让方勤光去跟魏明义汇报,熊起的目的无非是给方勤光创造一个接近领导的机会,因为方勤光自己没什么创造机会的能力,他希望能够帮方勤光一把,要是成了,对方勤光自己,对他也都是有好处的。要是不成,他也不会损失什么,但方勤光会领他的人情,毕竟他帮方勤光了。
“你不要想我的事,你要多想想你自己的事。通过高德宁的事情,你已经给魏明义留下了印象,我又在魏明义面前说了你不少好话,推荐了你,你要趁热打铁呀。”熊起说道。
“怎么打呀?”方勤光不会,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没事多往魏明义的办公室跑一跑,嘘寒问暖啊,闲聊啊,都可以,但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让魏明义知道你的优点,知道你是一个能干事的人。省委书记要是想提拔你一个秘书,那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嘛。”
“嗯。这倒是。”
“你记住,不管一个人他多有钱,地位有多显赫,他的本质跟你我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既然是人,人的优点他会有,人的缺点他也不会少,只要你了解掌握了这些,再去投其所好,你就会无往而不利。说白了,就是世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