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诚把这些事情,尽可能的推给杨竹英,说我们奇州班子能有今天的成绩,杨竹英同志功不可没。
廉政建设第一市,也是杨竹英同志一手打造出来的。
别人当然不信,却是没有办法,又去找杨竹英,这下可把杨竹英搞得忙死了。
九月初,省委唐书记率领导班子再次亲临奇州。
这次唐书记来奇州,是给奇州班子颁奖来的。
随行的领导很多,除了省委秘书长,还有省纪委书记宁雪虹,省委宣传部部长,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等。
来人之多,规模之大,在整个玉都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一些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奇州发生什么事了?
他们纷纷在心里猜测,省委摆出这么大的仗阵,究竟是为什么?
宋天诚率市委班子人马,迎接以唐书记为首的省委常委们。
这次与以往不同,唐书记等人,都是坐大巴来的。
前前后后,只有两辆车子,其中包括新闻记者,以及后勤工作人员。队伍到达奇州之后,宋天诚班子也是坐大巴车在迎接领导。
一行人将省委领导们,直接引到市委宾馆。
唐书记在门口停下,对宋天诚说,“以后没有特别的要求,就不要用武警站岗了。”
宋天诚忙应道,“好的,我们以后改正。”
唐书记走进大厅,在接待室里坐下。对众人说,“今天我们这些人过来,就是要给奇州一个名分。”
唐书记说到这里,喊了秘书一句,秘书立刻跟身边的人吩咐,没多久,有人抬上来一块很大的牌匾。
牌匾用红布遮住,唐书记对宋天诚说,“你打开看看!”
宋天诚随手一扯,红绸坠地。
“廉政建设第一市。”
好大,好气派的字,映入众人眼前。秘书长说,“这是唐书记亲笔题词,给你们奇州最高的荣耀。奇州班子过来,列队拍照。”
宋天诚笑道:“大家过来,过来,我们一起谢谢唐书记的嘉奖。回头把这牌匾,挂到通程广场。”
奇州班子十一号人齐齐过来,站成一排,记者们纷纷举起了照相机。
唐书记上前,跟奇州十一名常委一一握手。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争取让奇州更好,更完美。同时也希望玉都省里,出现更多的奇州班子。希望我们玉都省,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首个实现最廉政的大省。同志们,这可是历史性的一幕。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幕,也让我们为奇州班子喝彩。今天的奇州,就是明天的你们。”
“奇州现象,标志着我们进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从此以后,廉政建设就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大家鼓掌!”
看到唐书记这么高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宁雪虹站在那里,不紧不慢地拍着手掌,脸上带着微笑。
宋天诚注意到她的表情,看到宁雪虹的目光朝自己望过来,他不禁也朝宁雪虹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以唐书记为中心,大家都跟随着书记的步伐,参观奇州各单位的工作情况。唐书记说,是奇州班子首次把企业的服务精神,带到了机关工作当中。
也是奇州班子,改变了这些公职人员的心态,让他们意识到什么叫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面对唐书记这么高的评价,宋天诚和杨竹英等人的脸上,再次有了愉悦的笑容。
奇州班子被省里评为廉政建设第一市,随之被省里几大媒体竞相追捧,电视台更是天天报道,报纸上也对奇州现象进行了反复报道。
奇州名声大振,一时影响到了全国。
省电视台为奇州开了一期节目,杨竹英作为纪委书记,在电视台里讲了几次课。
这种事情,很快就惊动了京城方面。
其实京城也是知道的,只不过没有吭声,而京城几大家族也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过,但是表面上,谁都装作不知道。
奇州自从开展廉政建设以来,招来了很多是是非非的话题。
一些节目在探讨这个问题,说奇州现象,到底是真是假?
还是在作秀呢?
作秀,这个词在现在可是非常火爆。
一些高层领导他们的行为,往往被群众称之为作秀。
奇州现象在玉都省这么炒作,有没有作秀之嫌?这一点,怕是很难说得清楚。
不过,不管他们是否在作秀,别人心里怎么想,你是无法改变的。
奇州现象,持续了一个多月。
本来这股热潮都快要退了,没想到京城方面,央视突然报道了奇州现象。
这下不得了了,央视一报道这现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宋天诚当时正在家里吃饭,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看着电视的时候,突然说起了奇州。从彤咦了一声,大声喊道:“宋天诚你快看?你们上央视了。”
像宋天诚这种级别的干部,一般很少有机会上央视,可他却突然发现,自己上了央视新闻。当然,人家可是没有正面采访他,而是拍了他平时的工作,生活状况。
电视里的几个镜头,就是宋天诚步行上下班的镜头,什么时候拍的?他居然不知道?
从彤惊讶地望着电视上,有点不可思议。
宋天诚看着这新闻,脸色凝重下来。
上了央视,则说明一个态度。
上面的态度。
宋天诚点了支烟,坐在那里琢磨着这事儿。新闻放完了,倒是没有什么批评性的东西,只是说奇州现象,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形象。
央视记者在奇州拍了很多镜头,而大家竟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拍的。
有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拍的人太多了,市纪委,省纪委,都有暗访小组在拍,谁知道他们是哪一拨人?
所以也由他们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