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到底药干叽霸啥2(1 / 2)

🎁美女直播

“微臣李景隆见过诸位千岁。。。”

既走了个对脸,就必须上前行礼。

李景隆硬着头皮,给一堆小屁孩鞠躬行礼。

“不行不行不行!”

朱权嚷嚷道,“叫叔叫叔。。。。。我是十七叔!”

“叫叔。。。。”

其他小藩王们也跟着嚷嚷起来,各个挺胸叠肚的在那装大辈儿。

“去去去!”

朱棣伸手,每人脑袋上不轻不重的给了一下,把老十九从脖子上摘下来,“前头等我去!”说着,板脸道,“不听话我可不带你们去啦!”

而后眼见弟弟们笑嘻嘻的跑远,朱棣整理下身上的常服,笑道,“这是去见爹呀,还是去见大哥?”

“回四爷,臣是去见太子爷!”

李景隆低声道,“前些日子陕西华州受灾,所需的赈灾银子已筹齐了,微臣是去请示太子爷,这银子是马上发还是。。。一步步的发!”

“哦!”

朱棣点点头,笑道,“你小子行呀!”

李景隆抬头,“哪行?”

“前前后后,给朝廷弄了几百万银子了?”

朱棣打量着李景隆,笑道,“都说你是大明朝的聚财童子!”

“那都是外边瞎传的,臣就是点小聪明。。。。。”

“跟我你还装什么呀?我还听说你在京中的产业,可都是日进斗金的!光是票号,手下就好几个?”朱棣又道。

李景隆心中一惊,“哪有的事,都是外头以讹传讹!”

“装?继续装!”

朱棣点点头,搂着李景隆的肩膀迈步前行,“钱谁不喜欢,我还喜欢呢。。。。。巴不得越多越好!”

说着,低声道,“正好遇见你了,我这忽然想起个事来!”

李景隆低着头,“您说!”

“咱们大明朝实行的是开中法。。。。”

朱棣开口道,“给商人盐引,让他们往边塞送粮食送军需。我那边。。。。那几家商号不行!你们家名下不是有票号吗?这么着,我给你四十万石的盐引,回头你帮我那边送军需,咋样?”

闻言,李景隆心中一惊。

盐乃是国家专卖的,大明朝为了避免给边塞运输军需军粮而产生巨大的亏空,所以才有了以盐引茶引为中介,招募商人运送军需的法子。

这个办法起源于宋,但却在明清两代发扬光大。

但还是那话,真正挣大钱的事,怎么可能落在老百姓身上?

洪武三年开始实行开中法的时候,确实是招募商人的形式。可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给大明各边塞,辽东宣大西北西南等地运送军粮军需的商人,哪个背后没靠山?

塞王那边,用的都是他们的自已人。

没有塞王的地方,那都是开国淮西勋贵们的地盘。

当地的主将,都是他们的老部下呀!

“这。。。。?”

李景隆寻思片刻,“这。。。。不大好吧?臣家里确实是有票号,但票号经营的是当铺和银票的生意,送军需。。。没送过呀!”

“凡事不都有头一回吗?”

朱棣不在乎的笑笑,“就你了!回头你好好琢磨琢磨,正好。。。大哥大婚之后你也要跟着我去北平练兵的,这事就交给你了!”

李景隆心中发苦,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四十万石的盐引,那可是好大一笔惊天之财呀!

拿了盐引,去指定的盐场,比如两淮盐场长芦盐场换盐,以他李景隆的面子,起码能换出五十万石来。

回头这些盐当中,再掺些沙子杂物等,变成六十万石,那都是他李景隆有良心!

然后卖到指定的地方,不算本来赚的这一里一外,又多了二十万石的净赚!

一石盐是一百二十多斤,一斤盐按照现在的行情,一石盐几乎等同于一石米。但那是官价,私下里其价值绝对超过一石米。

“不行不行不行。。。。”

李景隆连连摆手,“这个事臣做不来!”

他是真的不想碰盐,因为他觉得这玩意。。。。。忒亏心!

官府为什么要控制盐专卖呢?

盐井都在朝廷手中,沿海还有大量的制盐的灶户。

对朝廷来说这玩意没成本!

但却是老百姓的必需品!

然后把他专卖起来,你想吃盐就得花钱买,朝廷也不卖太贵以至于你吃不起,但绝谈不上便宜。

这已经不是亏心了,是缺德。

多损呀!

“你哪那么多不行不行的?”

朱棣说着,忽然搂着李景隆脖子的手,在他脸上捏了一把。

“都跟我一边高了,一点爷们样都没有,婆婆妈妈的!”

朱棣笑骂道,“反正这事就给你了,你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不是。。。。”

“谁的不是,你的不是我的不是?”

朱棣怒道,“二丫头,你跟我就生份成这样?这事别人求,我都不给!我上赶着给你,你还往外推。怎么着?看不上你四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