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家族的长久延续,他们必须有所行动,也是警告杨坚,他们的态度。
世家无法直接对抗杨坚,但他们有着众多办法,可以找杨坚的麻烦。
博陵崔氏所在。
作为五姓七望之一,堪称天下高门之首的崔家,影响力自然非凡。
而此刻,各家皆已派人至此商议。
若是往常,各家争夺利益,那都无可厚非。他们虽然同属于世家大族,可他们每个家族的利益都是不一样的。
但现在不同,他们有着同样的立场,自然要齐心协力,一起面对杨坚的打压。
单进在东平府的所作所为,看着是单进的个人想法。但实际上,背后若是没有杨坚支持,他岂能这般有恃无恐?
这就是各世家的共同想法。
他们必须达成一致,共同进退,才能在此事之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世家不会直接威胁朝廷,但杨坚想要打压他们,损害他们的利益,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崔家家主在此,这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上散发着莫名的威势。
作为顶级世家的领导者,崔家家主的威严,毫不逊色于那些朝中大员。
只见他缓缓说道:
“纸书之事,诸位应当都有所耳闻,其中详细,老夫便不多废话了。
虽然我等并不知晓,单进到底是如何,才能够大批量制造纸书,但此举对我等的影响,绝对不容忽视。
若是我等各家收藏的书册,谁都能轻易获取,那我等世家,和寒门乃至于寻常百姓,又有何差距?”
众人连连点头,像他们这些世家之人,本就自视甚高。其中夸张点的,那可是连皇室血脉都看不上。
像李世民时期,手下大臣如魏征、房玄龄,为了和世家结亲,那可是大费周章,还得舔着个逼脸。
要知道,他们可是大唐最顶级的大臣,结果却在世家面前如此谦卑。
直接把李世民气得重修氏族志。
有人开口说道:
“虽然我等无法直接对陛下动手,但这单进在东平府,我们何不找人将之杀了,便可一了百了?”
不过,等此人说完,旁边顿时投来几道目光,其中一人反驳道:
“先前东平府的大族,早已尝试过此事了。
他们联系山东绿林之人,结果却适得其反,非但没能杀了那单进,反而让其将刺杀之人生擒,惹火上身。
单进乃是军功封侯,他能够在漠北立下如此功劳,实力必然不俗。我们想要直接杀他,难度太大了。
而且,要是直接这样做,未免太过鲁莽,将我等牵扯其中,并非好事。”
崔家主点头道:
“虽然这单进年纪不大,但诸位切不可轻视此人,陛下将他派到东平府,让他推行新政,恐怕早就考虑到这些。”
众人的神色微微凝重。
如果单进垂垂老矣,反而没什么可担心的,一个老朽而已,又能活多久呢?
可单进才十几岁啊,连加冠都没有,就有如此成就。这样的人物,如果再活上三十年,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麻烦?
众人不敢想象。
尤其是这单进,出身寒门,乃是依靠绝对的军功,才有如今成就。
单进和世家大族没有半点关系,便意味着,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他们下手,成为杨坚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刀。
正在此刻,忽然有一人说道:
“在下倒是有个办法,无需我等参与其中,可以借刀杀人。”
此言一出,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他们纷纷看了过来。
这人则是继续说道:
“诸位应当也听说了吧,辽东之地高句丽犯境,陛下派人将靠山王从登州召到大兴城。”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点了点头。
这样的消息,世家不可能不关注。他们不会直接干涉杨坚,自找麻烦。
但是朝廷有什么异动,他们定会第一时间知晓。
崔家主沉吟道:
“你莫非你的目的是……登州府?”
说话之人面露冷笑,道:
“正是,众所周知,杨林镇守登州府,乃是因为海外匪患。那些扶桑海寇,时不时侵扰沿海之地,令百姓损失极大。
既然杨林去了大兴,要负责北伐高句丽之事,我等何不传出消息,让扶桑海寇突袭登州府。
如今杨林不在,登州府的守军又无防备,必然陷入不利。
到时候,周边的各路兵马,定要前往支援。东平府距离登州府不远,要是当真沿海生乱,他必定要领兵前往。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借助海寇之手,将这单进给除去了。”
听到这里,众人显得有些意外,没想到此人会借助海寇之力。
又有人开口反问道:
“那单进并非等闲之辈,海寇当真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将之解决?”
方才那人冷笑道:
“诸位太轻视这海寇了,如果海寇是等闲之辈,那朝廷何必大费周章,让靠山王在登州府操练兵马,组建防线。
就连昔日突厥犯境,朝廷也没有这样做过,这足以说明海寇之中,亦有厉害人物。
只要我等提前传出消息,令海寇抢占先机,对付单进不在话下!”
众人皆是恍然大悟。
崔家主若有所思,接着说道:
“此计倒是可以试试,不过联系海寇之时,还是要谨慎一些,莫要泄露身份。
否则,若是将我等与海寇牵扯到一起,终究是一件麻烦事。”
对于世家来说,他们在意的,也只是家族的利益。至于寻常百姓会经历什么,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成功,不但能够除去单进,还能威慑朝廷。
只要朝廷没有证物,也奈何不了他们。
方才那人拱手道:
“此事交给在下就是,先前在下曾和这些海寇有过来往。”
众人心照不宣。
需要海寇出手,那肯定是见不得光的事。
不过,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一方世家大族,能够发展到今日这般,怎么可能没用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