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杨坚的想法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也就是除去罗艺之外,如今大隋之中,还有谁适合统领兵马进攻高句丽?
这必须是一位德高望重,能力出众的大将。若是乌合之众,那就不是覆灭高句丽,而是去给高句丽送人头了。
不得不说,如今的大隋确实很强盛。
第一代的猛将仍旧活跃着,他们的能力非同小可。对弈高颎和伍建章来说,他们头疼的是这么多人里,选择谁最合适。
经过一段时间思考,高颎率先有了答案,便是拱手道: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昌平王邱瑞,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乃是大隋老将,当年曾在伐陈立下赫赫战功,绝非等闲之辈。
并且,昌平王深明大义,对朝廷忠心耿耿。由他统领大军,讨伐高句丽,自然再合适不过。”
“邱瑞?!”
听到这个名字,杨坚面露思索之色,随即点了点头。
邱瑞作为开隋九老之一,能力自然是不差的。杨林和杨素,已经统领大军在外,当然不在名单之中。
大殿之中的伍建章,同样是一代名将,甚至可以说是曾经大隋的顶级战将,实力仅逊色于鱼俱罗。
只可惜,现在的伍建章已经老了,让他强行领兵出征,并非明智的选择。
而高颎,同样是开隋九老之一。
但如今高颎身为宰辅,责任重大,有很多事情要他处置。就算高颎有这个能力,杨坚也不会让他离开。
所以,也只能从剩下几人里面选了!
大隋并非没有猛将,如如今威名赫赫的宇文成都,以及伍建章之子伍云召,以及昔年大隋猛将尚司朗之子尚师徒……
这些都是新生代大将,他们天赋异禀,能力超群。
但是,以他们现在的资历,想要统领大军,却没有这么简单。还是需要一名老将来主持大局,稳定人心。
既然高颎已经说完自己的想法,那接下来就是伍建章了。
从伍建章欲言又止的表情来看,他应当也有自己的人选,和高颎并不一样。
想到这里,杨坚立刻开口道:
“德良,你可有什么人选,不必遮遮掩掩,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杨坚都已经直球询问,伍建章连忙道:
“启禀陛下,老臣觉得上柱国韩擒虎,可为统兵大帅……”
果然,正如杨坚判断的一样,二人推荐的人选并不一样。倒不是说他们有什么私心,无非是考虑的事情不同。
站在杨坚的角度,二人举荐的人选,其实都有统兵征战的资格。
那他该如何选择呢?
这个念头浮现,杨坚便是有了决断,既然二人推荐的人选都很合适,那他又何必纠结呢?与其费尽心思挑选,倒不如一起上。
本身进攻高句丽,便是一件要事,不容怠慢。让邱瑞和韩擒虎两员老将一起领兵出征,或许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就这样,杨坚颔首说道:
“二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那此事就这样定了。传朕旨意,召集邱瑞、韩擒虎入宫,朕要让他们一并领兵,出征高句丽。”
高颎、伍建章二人闻言,固然有些意外,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让这二人一起统兵,并无不妥之处。
——
此刻,大兴城内一处府邸之中。
在后院有着两道身影。
其中,修建着一处演武台,一名青年正在演武台上挥动兵器,他身形迅猛,势大力沉,挥动兵器声势惊人。
而在演武台下,则是一名发色斑驳的男子,正平静的看着。
过了好一会,青年演练完武艺,他将手中凤翅镏金镋放下,对老者说道:
“师父,为什么我总觉得差一点,明明只有一线之隔,却始终无法突破。”
显然,这青年正是十八杰第二的宇文成都。而在他面前的,则是他的师父鱼俱罗。
鱼俱罗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乃是大隋老将,当年可是威震天下的存在,甚至是天下无敌的第一猛将。
虽然说今时不同往日,鱼俱罗已经老去,但是他的实力仍旧不容小觑。
尤其是武艺之上,更是精深无比。
鱼俱罗听得宇文成都之言,沉默了一下,方才开口说道:
“成都,你太着急了,以你的天赋,日后定然能够威震天下。不必急于一时,若是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
那单进的出现,给你带来不小压力,但你不应当自乱阵脚,而要将这压力变成动力,才能真正走出那一步。
你现在心中所想,只是为了胜过那单进,可你到底想要什么,这才是关键!”
鱼俱罗目光灼灼,虽然他的面容有些苍老,但说话间却显得神采奕奕。
宇文成都闻言,顿时陷入沉默之中,不知道该如何答复。
因为鱼俱罗说的没错。
自从漠北大战结束之后,他就一直苦练武艺,没有半分松懈。
但宇文成都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天赋不比单进差,他也希望,自己能够迎头赶上,胜过单进。
现如今,宇文成都的武艺距离登峰造极,也只有一步之遥。
这其中不乏单进刺激的功劳。
先前比试输给单进,在漠北二人虽然不曾正面厮杀,但以立下的功劳比较,宇文成都再一次输得彻彻底底。
正因如此,宇文成都才会如此不甘。
在单进出现之前,宇文成都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他的武艺极其出众,放眼当今天下,也找不到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同龄人。
可以说,宇文成都之前这二十多年,一直顺风顺水,没有经历什么挫折。
可当他面对单进,却接连遭受打击。
在此刻,他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他不甘,也不愿接受这个结果,他希望证明,自己比单进更强。
经过这段时间的苦练,宇文成都进步极大,但就是在距离登峰造极一线之隔时,再也无法寸进。
令他苦恼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