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九歌按动计算器。
计算机发出声音:“四百乘以一零零零等于……四~十~万元!!”
“差不多这个数,你看一下,如果可以的话,我就给你转账。”
“那个九歌老师,我再考虑一下吧。”小孩哥想了想说道。
“行啊,不强求。”苏九歌拿起青花人物罐,对准直播镜头,讲解道:“正好看见这一时期的罐子,也跟大家讲一讲,怎么看青花人物罐,我告诉大家一个口诀。”
“上下暗刻纹,中间括号云,上面合欢树,下面鱼鳞草。”
“这个草的样式,就是鱼鳞草……”
“只要满足这些,就是最典型的崇祯时期青花人物罐。”
“东西没问题,很开门。”
“如果不带暗刻纹的,可以说是康熙的,但是带暗刻纹的,那肯定是崇祯的。”
“来,看看下一件东西吧。”
苏九歌放下青花人物罐,拿起另一样碟子,端详了起来。
“这个东西是个老的,但不是成化年制的。”
“虽然它底部刻着成化年制四个大字……”小孩哥弱弱的说道。
苏九歌看了一眼,放了下来:“对,你的分析很对。”
“这个盘子,叫做豆青釉加白寿字纹青花盘。”
“这种盘子,一般是清中期的,你看上面的纹路和图案,仿的是成化年的盘子。”
“这属于民窑出品。”
“考考你,你知道这种仿造前朝工艺的瓷器叫做什么吗?”
“九歌老师,我知道,这叫做寄托款。”小孩哥说道:“这是瓷器款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工匠通常在本朝瓷器上题写前朝的年号款识,以此来表达对前朝工艺和艺术的景仰和崇拜!!”
“这个碗碟就属于这种类型的。”
“明明是清中期的碟子,却写着明成化的年号。”
“对。”苏九歌笑着点了点头,“看来,过来之前,你也做了不少的功课。”
“可以的,这很好。”
“如果说,它后面没有写成化年制这4个大字,这个碗碟就是乾隆年制的,但是它有这4个字,那就是乾隆之后,嘉庆年制的。”
“所以说这件……应该是乾隆和嘉庆之间制作的碟子,它的具体年份是乾嘉时期。”
苏九哥拿起这个碗碟,摸着上面的釉面,说道:“你看,这上面釉面,质地非常的温润,这种颜色也十分的厚重,这是一眼老的东西,非常的开门。”
“就是具体价值嘛……它可能不太高,因为它是属于民窑的一种,然后它是寄托款,文化传承是有,但是说传下来的价值可能就要打一个折扣了。”
“这种,如果说估价的话,一般也就是几K左右。”
“高的大几k,如果说品相比较差一点的,可能也就1K多。”
“这玩意属于保真,但不保价,可能说比较喜欢老东西的收藏家,会出价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