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房子没了,银行还欠着钱,你就买了一个这玩意?”
“结果你告诉我,你对瓷器一无所知?”
“那你买什么啊?”苏九歌摇了摇头,“你就拿这个东西押宝?”
“赌对了,一波翻身,赌错了,下地狱?”
“我都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算了,言归正传吧。”
“这个东西,叫做元青花。”
“你拿的那几个盘子,叫做汝窑。”
“我一个个给你看,先从这个元青花瓷瓶开始。”
“现在元青花炒得很热,如果东西是对的,大概能值几百万。”
“这个东西,如果是真的,那肯定是元代传下来的东西,不然为什么叫做元青花呢?”
“元青花的意思,就是元代的青花,也就是元代的青花瓷。”
“我昨天也介绍过元青花的一些特点,我就不多赘述了。”
“元青花对的,就叫做这个名字,不对的元青花,叫做仿元青花。”
“真假,价值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
苏九歌解释道。
“那九歌老师,我这个东西是真的吗?”宋大叔露出希望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苏九歌。
“你刚刚说你这个东西是跟藏友交换的,对吧?”苏九歌问道。
宋大叔点头:“对的,我看东西不错,也都是藏友间互相交流,所以我就换过来了。”
“就是你换我,我换你,互相交换两头乐,你也开心了,他也开心了,是吧?”苏九歌说。
“对,是这个意思。”宋大叔回答
苏九歌:“反正就是说,谁也不知道谁的东西是真是假,反正就瞎换着呗。”
“我问问你,你知道元青花用什么料子吗?元代的胎土用的是什么?”
“你都了解过吗?”
“哪怕换,你最基本的知识,你应该有所了解吧?”
宋大叔摇了摇头,“不知道。”
“我昨天有说过其中的一种,其实元青花一共有两种料,一种就是苏麻离青料,另一种就是我国天然钴土矿里面的料,前者呈现出明艳的靛蓝色,并且因为含铁量的原因,会有出现铁锈斑点,后者会呈现出偏灰色,或浅灰色的蓝调,这也是元青花色泽不统一的原因。”
“有的元青花呈现出浓重青翠的特点,整体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和散晕效果,而有的元青花,呈现发色则较为暗淡,缺乏立体感。”
“苏麻离青料是元末明初,从西域波斯传入我国的,所以呈现出这种鲜艳明亮特点的元青花,一般默认为元末明初出品的。”
“我国原来自有的钴土矿,颜色就会暗淡一点。”
“元青花使用的胎土,主要是麻仓土。这种特殊的土,在元代被称为“御土”,在明代被称为“官土”,这种特殊的土质,才能诞生出足够璀璨绚烂的元青花,这种土,一般主要产于浮梁新正都麻仓山,也就是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
“这是一种高岭土,是制作瓷器的主要材料。”
苏九歌将元青花的一些基本知识,尽数说了一遍。
“哦,原来是这样。”宋大叔点了点头,听明白了。
“这还只是入门,真正鉴定起来,可繁琐多了,不是简单看颜色、看工艺、看形制就能看出来的。”苏九歌摇了摇头,“元青花不是越鲜艳越真,也不是不鲜艳就是假的。”
“各种形制,各种花纹图案,各种瓶身细节,都是确认真假的关键。”
“普通人没有个十几年钻研,真不一定能玩得转。”
“在我出鉴定结果之前,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九歌老师,你说。”宋大叔回答。
苏九歌问:“我问你,就现在这种情况,如果我说你的这些东西,元青花,还有其他几件汝窑瓷盘,都是新的。”
“你能接受的了吗?”
“身体上,心理上,能扛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