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其意的梅洁下意识的瞅了眼杀性极重的燕南,继而回眸看向早早埋伏在林子里准备应付追兵的虎贲将士。
忽然清风拂面,吹动衣发,惬意飘摇。
却是朝小路凌空而来,落地便半跪,拱手报道:“禀主子,前方八里亭有朝廷的人,一车随三人,皆为道门中人,应该是幼弥真人前来拦截。”
一听战报,燕南反应最是快速:“四周可有伏兵?”
朝小路即刻摇头:“不曾发现。”
燕南回头看向韩昭,见这位公子没有多管的意思,这方向朝小路下令道:“登车盘问,若有敌意即斩之,若是来讨人质的,令其远退十里待命。”
目送着朝小路远去。
梅洁蹙眉喃道:“这么说来,短时间内不会有追兵了?”
她蓦的一下挑眉回眸,惊喜道:“所以你才说去哪里都可以?早有预料?”
韩昭略散漫的耸了耸肩,想的却是宫中应该仍在朝事,而此时久不见追兵,必然是阿行天心爱难舍,刻意放行。
同时令幼弥真人于八里亭讨要人质,也算诚意。
如若无人质归还,后续才会有追兵追讨。
那么。
大局已定。
此去无忧矣。
“迟早会来的,还是要先稳住阵脚方可谋定后事。”燕南快人快语,直言说道:“主子莫怪,依末将之见,此时陵州战事未定,或许正是聚拢兵马的绝佳时机,秀娘所言回归沧州旧都,不失为首选。”
“而且,上京城有许多人在等着主子,就等着主子回归上京,收复南朝。进而,向北一统,光复大隋。”
边上的梅洁未曾打断,便是默认。
韩昭也知道,相比起其他地方,大部隋民所在的旧都永远是最安全的,可同时也是最危险的。
毕竟这天下尚未大乱。
若是此时急于回归,朝廷安插在上京城的耳目定会察觉,就更别说聚兵了,恐怕刚进上京城就会遭到围剿。
再者。
奉天多年运筹,虽稳定了一方民心民意,也暗中培养了不少的兵将,可终归是独木难支。
光有上京旧都还不够,得等天下大乱,得有盟友扶持。
‘家母有教诲,打架可以,要打就得赢…’
突然间,韩昭想到邵先师说的这句话,不禁会心一笑:“这仗是肯定要打的,但是要打,就必然要胜。”
“此时回上京不合时机,不回。”
“至于聚兵…”
燕南刚想说点什么,听闻聚兵二字便收了回来,继而凛神静待。
片刻后,韩昭眺望着前方八里路,缓缓说道:“燕南。”
“末将在!”
“虎贲堂即刻启程南下,沿途招兵买马,但不可强征,挂义旗还是挂匪旗亦随你。此次南下目的只有一个,沿途扰乱各方治安,但不可伤及百姓,待第十一玄军盯上你,是自己吃下他们还是投靠谁,你根据局势自行决断,别把人给我打没了就行。”
燕南细细的品了一番,随即二话不说重重拱手,领命离去。
韩昭思量片刻,再次唤道:“林右。”
此时近旁只剩梅洁,然而林右浑厚的声音依旧从林间传来:“在。”
“命你部听风即刻前往上京,启用上京谍网,成立策风营,行斥候之事,尽快掌握江南七州大小事务,重点关照靖安王与平康王。”
“遵命。”
后续,韩昭接连下令,直至身边鬼面尽皆离去,只留下梅洁和尚未归来的朝小路,伴行江湖路。
至此,长安事毕。
江湖篇揭幕。
‘穷途末路逃京去,东出启夏无援兵,八里喋血,燕归九泉,枭主赤心一朝丧,亡命天涯入江湖’
这是原本‘江湖篇’的序言。
在游戏里,自此八里路开始,影卫与玄英的追杀便没有停止过。
而燕归九泉,说的就是以燕南为首,跟着韩昭杀出启夏门的这一行奉天精锐,全部战死在这八里路上。
致使‘枭主赤心一朝丧’,入主江湖后亦频遭打击,渐渐的便教奉天战力耗尽,分崩离析。
然而。
今时不同往日。
此间八里风和日丽,春光明媚。
此去江湖不向天涯,往红尘逍遥,做一回那性情中人。
…
在梅洁的搀扶下,韩昭步入幽林,远远便见柳大爷撇这腿坐在马车上打瞌睡,幼妶抱着剑站在树上翘首以盼。
见着他到来,幼妶顿时欢喜而泣,往下一扑便化作一道白雷流光扑进他怀里,然后说什么都不好使的蹭了两斤鼻涕。
半天后,幼妶抽着红彤彤的小鼻头,仰望道:“公子累不?伤疼不?上车睡会不?清濛不在,往后就奴婢为公子侍寝了,公子高兴不?咱们接下来去哪儿?”
无视了这一番连珠炮般的娇声追问。
韩昭为她擦去眼角的泪珠,刮了下她的小鼻头,笑道:“去洛阳,救仙子。”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