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弥真人进入楼舍后,主角团们也就各自的去留展开了最后一次讨论。
慕容元薇说:“入世本非我愿,可如今再想回岛上清修,心亦无法安宁了。长安事,不周妖,我辈不容忽视,我会先就不周山的影魔展开调查,不是说它的头颅被送往京城了么?正好,我就上长安走这一遭,若有机会,则一探黄巢,一试天子。”
王雎鸠本欲同往,却被秦九川抢先一步说道:“仙子大义,着实叫人敬佩,可仙子莫要忘了,你我皆有伤在身,不可冲动。我建议你们先去一趟天师府,虽然黄大仙那狗日仙的满口胡言,可对于眼下这个世道,他算是看得透彻。他总说,乱世将至,我辈欲以武破道,需以寂灭凡身,方有扭转乾坤的一线生机。”
“从前觉得他是在放屁,见识过半妖之后,方知道理。”
半妖舟远,气血不灭,肉身不死。
着实给人留下了些许阴影。
刚好,这时园丁急匆匆的走来,向王雎鸠汇报说园外有位姓刁的莽夫想闯园。
王雎鸠神色微变,马上便改口说道;“那不如你二人同行,秦兄的伤需要慕容仙子治疗不是?正好你三人同行已久,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天师府那边,我去走一趟便是。”
说是三人,秦九川和慕容元薇便齐齐扭头,看向这位始终在擦着枪但不插嘴的青衣。
薛松头也不回的说道:“你王家与韩家可是亲家,你这一扭头去了天师府,昭公子呢?谁管?”
突然说到韩昭,众人皆静。
秦九川瞟了眼前方亭台里的赵露思,顺也观察了一下慕容元薇和王雎鸠的神态。
在场的人里头,也就后者二人还不知道韩昭的真面目,但说实话就算知道了韩昭是枭主是藏了本事,韩昭今日的作态亦不讨喜,特别幼弥真人一直拿韩昭称徒弟,此刻其师徒二人在屋里已有半日,鬼知道是在行着哪等欺师灭祖的儿戏。
也正是因此,去岁没与慕容元薇说得太明白。
如今薛松好似也没有挑明的意思。
秦九川思来想去也就不说穿,不做这个明白人。
却听慕容元薇说道:“枭主不曾现身说明,亦无任何请求,他无面将昭公子送到我们这儿来,或也就是借我等庇护让他二人师徒团聚罢了,如今有幼弥真人在,昭公子已轮不到我等管顾。”
“且看他们如何打算吧,若是启程回京,我或可与之同行。”
王雎鸠看了眼楼阁方向,坦然道:“说实话我不讨厌韩昭,他生来式微,或是情势所逼,或有我等无法体会的难处,但他平日所行荒淫着实厉害,今日一见过后……更无法同道。家中大概也是一样的态度。”
突然园外风声起,园中人皆若有所感,王雎鸠借此起身,率先拱手笑道:“既如此,王某先行一步,诸位保重。”
眼看着他向园外走去,慕容元薇偏过头来看向秦九川,却问向薛松:“秦兄随我一路,青衣兄呢?”
薛松沉吟了片刻,摇头没有回答。
自第七玄军撤退后,他便始终在考虑一件事情。
如今东海生变,玄军已动,动一发即将牵动全局。
天下动荡,诸侯此刻定蠢蠢欲动。
至此烽火将燃之时,正是回归军营的绝佳时机,事实上燕南林右等将军也已经先一步前往沧州统合部将,此正说明自家公子也在趁势备战,隋军随时都有可能起事。
他薛松现在虽守在公子身侧,亦是为了大局,但常山薛家生为将门世家,最终的归宿就该是在战场上。
而不是在这江湖之中。
江湖虽好,不及大业万分。
可越是如此想,薛松心中便越纠结,不时也惊觉自己会有一种自视甚高,自以为隋军该有自己一席之地的念想,进而反思。
反思之余,便更不愿追问公子的打算。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做臣子,更要耐心。
然后才是做将军,做先锋,或者做马前卒。
因此,面对慕容元薇的问题,薛松只能暂时避而不谈,等候韩昭吩咐后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