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科研人员的成长需要项目资源投喂(2 / 2)

重生那年1985 初雨彩虹 1240 字 2个月前
🎁美女直播

自己可是重生者,知晓大势,急什么急呢?

就是因为知道大势,所以陈元庆心里面反而会是有一种迫切的心理。

想要迅速的把自己掌握的未来信息优势转化成为财富或者实力。

就感觉,晚了一天,就像是在“犯罪”一般。

反正就各种的亏。

而过于急切的代价,就是自身实力跟不上计划,造成现在这般,资金的紧张。

陈元庆感觉,自己接下来就应该按部就班的发展,先积累上足够的资金实力,再是往其他行业里面涉入。

进入到一个新行业,就以资金优势来开道,迅速将资金优势转化成为市场优势。

北辰工业无法从福乐贸易获取到更多的资金,那么就只能靠自身造血。

发动机生产的事情,自然就是纳入到了日程当中。

此时虽然还有不少的工厂,依旧是大工厂模式,即大部分乃至全部的零部件都自己进行生产然后进行组装。

但随着这几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少工厂管理者也在积极转变当中,调整生产模式以更好适应市场。

比如说,1980年的时候,几家企业组成嘉陵牌摩托车经济联合体。

这就是一个生产联合体。

大家各自负责一部分的零部件生产,生产的零部件最终是组装成为一辆摩托车。

当然,能够主动进行调整的工厂,在全国来讲还是少数。

说白了,大部分的企业领导都是“庸才”,做不到不等不靠,就依靠自身来发展。

等着上级部门进行指导,靠着手把手的教着做事。

随着摩托车生产的不断扩大,嘉陵摩托是将更多的企业给拉入到了自己的供应链当中。

核心的零部件,依旧嘉陵自己生产,但是一些配件,已经全部交给其他厂生产。

陈元庆自然不会说会想着什么都自己做。

能够对外进行采购的,就坚决对外进行采购。

即使价格贵点,只要质量没有问题,陈元庆也能够接受。

最好是,全部的零部件都从外面进行采购,北辰工业就专注于研发以及组装生产。

如果这般的话,那么北辰工业得要对下面的供应链上的企业有足够的掌控力。

这种掌控力,不可能说一下子就建立起来,需要时间。

首先就不能够过分的去压榨下面的零部件供应商。

价格给得太低,零部件供应商根本就没有钱赚,那么自然就无法更新设备,也没有办法提升员工待遇,研发投入就更加别想。

等到北辰工业需要更高精度的零部件,人家根本就无法进行提供。

那么北辰工业只能去找其他供应商。

可能在国内找了一圈,根本就找不到。

没有办法,只能到国外找。

然后,价格贵到离谱。

价格贵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咬牙要了。

陈元庆是这么打算的,给零部件供应商合理并且偏高的利润,让其有钱赚。

随着北辰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零部件也会变得越发的多。

供应商自然也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壮大。

在这个时候,北辰工业不断的提升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供应商看到挣钱的份上,也只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因为达不到北辰工业的要求,北辰工业就是会将订单转给其他企业。

这对于供应商来讲,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最终的结果就是,北辰工业的这些供应商会在订单的鞭策下,不断提升技术能力。

而北辰工业的产品质量,也是会因为供应商技术能力的提升而有保障。

形成一个正循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