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只要是能赚到外汇,各种扶持接踵而至,当做宝贝一般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另外北辰100发动机在质量上面是很好,经过严格的测试之后再生产。
在生产上面,也是强调得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来进行,严禁工人想当然的去减少工艺步骤。
大家都有一个认知,就是觉得我们的工人是最好管理的。
不像是国外的工人,那是动不动的就罢工。
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还真的不一定。
有些人,就喜欢搞点小动作,要求走五步,他就把步子迈大点走四步,这样能节省上一步。
看起来,走的距离也是一样的。
还觉得自己多聪明。
可在生产上面,这样子显然就不行的,生产工艺是经过反复试验给定下来的。
这随随便便的改动,对质量的影响是好是坏,谁知道?
每一台发动机都有生产编号,直接能够找到谁生产的。
凡是在出厂测试发现发动机质量有问题,并且是由生产导致的,那么参与了这发动机生产的工人都要扣绩效分数。
如果生产组全月生产的发动机都是测试合格,那么自然就是会加绩效。
全年下来,某个生产组的发动机全部测试合格,除了增加绩效之外,年终的时候还会发放巨额奖金。
全年全优这种奖励难拿,所以陈元庆还规定了不同的生产奖励。
比如说全年有六个月、八个月、十个月时间生产全合格,有不同级别的奖励。
全年全优我拿不到,那六个月的优秀总是能拿到吧?
六个月都拿不到,那每月的总是可以吧!
比如说,这个月已经有一台发动机测试不合格了。
那是不是就可以摆烂了?
显然不行啦。
一台不合格扣的绩效和两台不合格以及三台不合格扣的绩效是不同的。
不合格越多,那扣的绩效就越多。
谁在工作当中不认真、不负责,大家都清楚得很。
如果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谁都不会开腔。
可现在,大家都利益相关,你干得不好,却影响我的收入,自然谁都不愿意。
如此自然就是会受到其他工人的排挤。
自己就会受不了辞职不干了。
留下来的,自然就是合格又优秀的工人。
厂里面需要新工人,为了培养新工人,所以新工人下组之后,生产组允许接下来三个月里面出现一定的不合格产品,不进行计算。
比如说头月,允许有5台不合格,第二个月就3台,第三个月就1台。
为了追求合格率,故意放低生产速度?
这里,又是得要说到另外一点,那就是工资构成上面。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绩效分数*1%+技术工人级别+岗位工资+工龄。
基本工资就不用说了,这是固定的。
绩效工资是按件发放的,比如说生产一台发动机能拿多少钱,一个月生产了多少台能拿上多少钱。
生产得越多,绩效工资就越高。
每月绩效分数是100,会根据情况来扣。
比如说无故迟到早退,违反制度都会扣绩效分数。
而表现好的话,也是会加。
所以绩效分数对每个月工资的构成影响特别的大。
陈元庆整个的原则就是希望生产得又快又好。
制定出来这样的一套制度,陈元庆自己都是觉得有那么点阴险。
但对于工人来讲,却并不是如此的看法,大家觉得厂里的制度还很不错的。
特别是那些认真干活的工人。
整个收入都一目了然,全部明明白白,表现好就是收入高,表现差就收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