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的一天仍然是从重体力劳动开始的。
今天是于梦晓第二次煮纸浆的日子。她一大早就把纸浆加到锅里,一整天都得守着纸浆锅,不停搅拌,防止纸浆烧干和糊底。
制作脚手架用的木材还没有着落,郭平只能自己去砍树了。
由于昨天已经把马蜂窝连着马蜂收拾得干干净净了,现在树林里很平静,不用担心砍树动作太大,招来马蜂。
郭平专心寻找着合适的小树,树越高越好,越直越好,为了方便砍伐,不用很粗。
郭平把砍倒的小树去掉枝杈,只留笔直的主干,先堆在树林里的空地上。
他做的斧子很好用,很快就砍了一小堆木材。眼看着再多就背不动了,郭平提前收了工。
他找了一根结实的藤条,把收集的木材用藤条紧紧扎起来,做了一个双肩绳套,背在背上往树林外走。
效率还是太低了!郭平想,自己虽然不介意干点体力劳动,但身体素质有限,没那么大力气。
这一捆木材粗略估计不会超过50斤,但还没走出树林,郭平就感觉双肩生疼。
他把木材捆暂时放在地上,先休息一下。掀开衣服一看,果然,粗糙的树皮和藤条把他的肩膀皮肤都磨红了。
这还仅仅是木材,以后要背钢材的时候怎么办?我可是长年久坐的人,本来腰就不好!
这要是在急需劳动力的时候闪了腰,别说工程报废,一个人在野外,平时生活都困难!
唉,早晚得做个叉车!
那样的话,炼钢就必须加快提上日程了。郭平休息了一会儿,继续背起木材,走到了矿山旁。
可乐瓶形状的高炉已经修建到了收紧的“腰”部,为了保持炉体稳定,郭平让外表面尽量保持竖直,主要通过内壁厚度来调整高炉内部的形状。
厚一点的高炉也有好处,保温效果更好一些。但也不能太厚,以免砖墙内外壁温度差过大,引起红砖开裂。
郭平把高炉砌到一米六时,就停了下来,准备搭建脚手架。
他要搭建的是有一定的弹性的木质脚手架,相接的部分主要用绳子扎紧。
郭平在紧邻高炉,但不影响动手操作的距离先用木材在地面上围了一个正方形木框,把高炉围在中间。
然后,在外圈间隔半米的地面上围第二个木框,这是脚手架的底座。
从底座上定好节点,每个节点垂直向上伸出一个纵杆。
再设定第一层的高度,把每四根相邻的纵杆用横杆连在一起,就形成了脚手架的空心框架。
现在没有加工好的木板,郭平把木材排成一排,加上两根横杆固定好,当做脚手架的踏板。
把踏板架在框架平面上固定,再稍微搭一个能踏脚的简易梯子,脚手架就算成型了。
为了节省木材,郭平只做了一块踏板,换另一边砌砖的时候,需要把踏板拆下来装在另一边的框架上。
郭平暂时只搭建了一层脚手架,毕竟高炉的高度还没起来,脚手架建那么高也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