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工具箱可以不用,没有可不行(1 / 2)

🎁美女直播

郭平是承受不起失误的。

都已经野外求生了,一般来说,目标应该是活着就好,苟到最后拿奖金才对。

平时闲的没事玩点小爱好也就算了,真要是万一玩脱了——就算没受伤,光是把营地和设备全烧了,这野外也是一天都混不下去,只能退赛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前期都已经准备了那么多,高炉也搭起来了,现在让郭平放弃他也舍不得。

无非就是准备充分之前不随便动手罢了!

不过郭平也知道,先稳妥一点没毛病。

就像他现在稳妥地慢慢搭建新砖窑一样。

这次的新砖窑郭平想修的大一点,内部做成半球形,把空间好好利用起来,增加容积。

同样的容积,球体也是表面积最小的形状,可以尽可能减少散热面积。

整体结构还是用红砖建成。在砖窑内部,郭平打算用耐火混凝土做个涂层,增加保温效果。

砖窑加大规模以后,其实比小型砖窑更难加热到理想的温度,因为散热面积是呈平方增长的。

启动砖窑所需要的燃料也不止成倍增长,所以大型窑炉一次运行都会较长时间保持高温,反复冷却和加热只会消耗更多燃料。

对郭平来说,无非就是好好规划一下,尽量做到一窑多用。

他虽然不缺煤炭,但开采和筛选都是要花费人力的。

就是现在,郭平搭建新砖窑的同时,水轮车驱动的自动选矿机也在一直运行着,为郭平筛选高等级的煤炭。

炼钢和烧窑真的都是用炭大户,相比之下,做饭用的那点燃料可以说是非常可爱了。

还好诺贝尔地区没有加入什么碳减排计划,不然郭平都怕他一个人把碳排指标都用完!

半球形的砖窑搭建起来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经过了建高炉的练习,郭平现在对砌砖轻车熟路。

只要适当多加几根承重柱,等水泥砂浆干燥好再拆掉就行了。

如果是红砖结构的承重柱,不拆也行,反正也不差一根柱子的空间。只要够用,郭平对建筑美学没什么追求。

半球的一端是添加燃料的位置。郭平留出了通风孔和加煤的孔,在地面上挖了一个浅坑用来集中燃烧。

入口开阔的另一端则设置了烟囱,让火焰的热量能够流通起来,烤热整个窑炉。

准备烧制的原料也是从开口一端码进窑内,放好以后封好入口,空气只从烟囱流通。

燃烧室一侧的通风口,郭平特意留的大了一点,这样烧窑的时候还可以顺便当做打铁的熔炉用。

一个风箱也有点不够用了,郭平又用木板做了一个抽屉式的大风箱,用来给砖窑鼓风。

最后建成的砖窑呈半径1.5米的四分之一球状,总共花了三天。

在这个期间,郭平也准备好了这一批打算烧制的材料:新做的红砖砖坯、耐热水泥、普通水泥、一些陶制工具和零件。

郭平把这些原料都放进窑里码好,砖窑里还剩下不小的空间。

可能这次的砖窑确实是有点建大了……郭平想,不过,建都建完了,就这么烧吧!

燃料室里已经填满了煤,郭平从篝火里取了几块已经点燃的炭,放进燃烧室里点火。

然后移动风箱,正对着通风口,把风箱和水轮车的传动装置连在一起,开始自动鼓风。

接下来除了偶尔加燃料,就是等待砖窑升温了。

现在有了空闲,郭平过去看看于梦晓那边。

昨天已经开始收麦了,现在收割下来的麦子都堆在边界中间的空地上,意外地比预料的还多些,平摊起来不小的一片,金黄金黄的。

郭平蹲在地上捡了几穗,虽然是二粒小麦和野生小麦混在一起,但成熟度还可以,含水量也不算太高。

毕竟最近几天都没有下雨,算是天公作美。

今天也是个晴天,再稍微等一等,砖窑温度上来以后,就不需要自动鼓风了,腾出鼓风机用来脱粒,顺便把麦粒晒干。

郭平见于梦晓又拿了一把燕麦过来,说:“先别收燕麦和大麦了,今天我正好有空,先给小麦脱粒吧!”

“鼓风机还得再等一会儿,咱们先把麦穗挑一挑。秸秆和叶子多一些不要紧,但是尽量不要有树枝和石子混进去,别把我的脱粒机崩了!”

“好。”于梦晓放下镰刀和燕麦,麻利地开始挑拣地上的麦穗。

二粒小麦是没有经过人类育种的野生品种,麦穗没有培育小麦那么长,麦粒也要小一些。

这种小麦的麦穗成熟后很容易成节断开,因此脱粒不算困难。但麦皮仍然需要打碎才能分离,所以脱粒机的转轮需要很高的转速。

郭平尽可能的把野生小麦和黑麦按品种分开,这样脱粒的时候才好控制速度。

挑好麦子以后,砖窑的温度也升上来了。

郭平把木制大风箱留在砖窑对面手动通风用,把水轮车的传动装置连上了之前用的皮制小风箱,用来放在脱粒机侧面,吹走打碎的秸秆。

设备准备就绪以后,于梦晓拿起一束麦穗,带穗的一端朝下,放进了脱粒机中。

郭平立刻转动摇杆,脱粒机的转轮飞速转动,打在麦穗上,发出哒哒的响声。

一束麦子送进去以后,于梦晓又继续拿来麦穗,一束一束均匀地补充进脱粒机里面。

不一会儿,脱粒机侧面的出风口就开始烟尘弥漫,打碎的秸秆和麦皮被鼓风机吹出来,喷洒在地上。

接下来,脱粒机下部的网筛下面,也筛出了一颗颗麦粒!

虽然偶尔还有秸秆皮混在里面,但总体上麦粒脱得很干净,效果并不比农用脱粒机差!

而且速度也一样快!于梦晓把摆在场地上的麦穗都拿过来脱粒完成了,也才花了不到二十分钟!

“行了。”郭平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控制摇杆的手臂,拍一拍裤子上落的秸秆碎屑。

“麦粒就交给你拿去晒吧,今天不像要下雨,先晒到晚上再说。”郭平对于梦晓说。

“好,谢谢你郭平哥!”于梦晓抽出了承接麦粒的木托盘,“你那边明明也很忙,还过来帮我!剩下的就交给我吧!”

“没事没事,我也一起帮忙干得快点。”郭平摆摆手,开始拆鼓风机和水轮车之间的连杆。

不过于梦晓有一点说的对,郭平今天确实也挺忙的。

光是给砖窑预热就花了将近两个小时,距离全部材料烧制完成还需要二十个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