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一批钢筋开始生产(1 / 2)

🎁美女直播

郭平的打算是,利用煤焦油分馏后得到的沥青来做防水层。

由于没有专用设备,郭平收集到的煤焦油并不纯净,里面除了各种有机成分,还掺杂着煤灰和灰尘。

首先需要把煤焦油洗干净。

方法就是——没错,放进清水里,洗干净!

当郭平往装煤焦油的小陶瓶里加水的时候,网友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在洗什么。

直到郭平握住陶瓶,堵住瓶口,反复上下摇晃,最后把混合着黑色油污的溶液倒在了陶碗里。

有记忆里好的网友已经认了出来。

“我想起来这个小瓶了!这个是煤焦油,躺平哥炼焦的时候,从窑里淌出来的!”

“这都行?话说煤焦油是用简单设备就能提炼的吗?”

“理论上也不是不行,就是产率会低很多,毕竟炼焦的时候大部分已经挥发掉了。”

“这不,总共才收集了这么一点!”

“躺平哥给煤焦油掺水干啥啊?这东西也不溶啊,这不是都漂起来了?”

确实,承载陶碗里的溶液很快分了层,黑色的煤焦油浮在上层,郭平正在拿着勺子,把上层小心地撇到另一个碗里。

“这是在洗……煤焦油?”

“行吧,躺平哥洗它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郭平主要是利用密度把煤焦油里的混杂的灰尘和煤灰洗掉,杂质太多的话,他怕影响沥青的防水性。

但是洗过一次也就可以了,就这么一点煤焦油,经不住精雕细琢。

郭平取了一段竹筒,中间断开,把两个断片削成内外交错的形状。这样,两段竹筒就能插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空管。

郭平在作为上盖的竹节上,插了一根短铁管,这样,蒸馏的时候可以从这根管子收集成分。

郭平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这跟实验器材有什么两样嘛!

更满意的是,这根竹筒能够刚好套进某一批制作的陶杯里面。这不就是正合适的加热套?

有了这些装置,完全可以给煤焦油进行分馏了!

第一步是给刚刚洗过的煤焦油除水。

这一步需要的温度是90度。郭平先把煤焦油小心地灌进竹筒里,盖好带铁管的塞子。

然后把竹筒悬在正在煮水的陶锅里,小火把水保持在未烧开的状态。

当然,郭平也能用属性面板看到水的温度,精准控制在90度。

这一步操作需要进行两个小时左右,先把煤焦油里的水除去绝大部分。

接下来,郭平把竹筒从锅里拿出来,套上陶制加热套,还是架在火上加热。

这一次,郭平决定尽量收集蒸馏出来的产物,虽然现在用不上,说不定以后能用呢?

在给煤焦油脱水的时间里,郭平又制作了几根能够封闭的竹筒。

煤焦油加热以后,气化的成分从上方的铁管里蒸发出来。

郭平给它套上一段两头开孔的空竹筒,竹筒表面蒙上湿布用来降温,就构成了一个冷却装置。

冷却后的蒸馏组分重新液化,从冷却装置底端的小孔流出来,被郭平在下面收集起来。

通过控制蒸馏的温度,能把煤焦油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170℃前的馏分为轻油;170~210℃的馏分主要为酚油;210~230℃的馏分主要为萘油;230~300℃的馏分主要为洗油;300~360℃的馏分为蒽油。

最后,残留在竹筒底部,未被蒸馏出来的部分就是煤焦油沥青!

虽然分离到最后,只剩下了一小点沥青,但用来给防水布补漏还是够用了!

在郭平制备沥青的同时,于梦晓也磕磕绊绊地把两张防水布缝合完成了。

在灌水封闭之前,郭平先充气检查了一下。

于梦晓缝的比她提前说的要好得多,防水布接口的部分,她采用了折叠双线缝合的方式,在简单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并没有漏气的地方。

接下来就等灌水以后,哪里漏水补哪里了!

补的时候需要用纸或纱布剪成相应大小的小块,在沥青里浸透,然后贴在需要补防水的地方,干透就可以了。

比起这部分工作,还是液压机的木质框架更紧急!

郭平赶紧收集了木材,按照设计的尺寸把液压机框架做出来了!

现在有了铁钉,做木质结构的时候可以不用设计榫卯了。

对郭平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一边切割木头一边计算榫卯结构,可要比无脑钉木头累多了!

万一榫卯结构算错了,切出来的木头不能用,长度也短了,很难补上。

有了钉子以后就不用担心这些了,木头短了也可以接上。

再加上做了锯子和刨子,给木材表面切平变成了一项无脑又简单的工作!

郭平不禁感慨,现代工具的出现,各有各的用途,没有一样是不重要的!

郭平想起了以前缺少工具的时候,纯木工制作一个转盘就用了整整一下午。

相比起来,现在简直就是效率飙升!当然也有他被迫一直练习,木工水平长进了的原因……

不过,一个人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练习就能达到这个水平了!这是郭平没来荒野之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就连运气也似乎变好了!

郭平越发觉得,荒野才是真正适合他的环境。

以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进入社会,虽然不能说郭平做的不好,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他没有攒下钱,没有功成名就,没有做出能让自己骄傲的事情。

但是现在,每一天郭平都觉得自己达到了以前未曾想象的目标。

郭平觉得,是荒野成就了他。

而眼前的这片场地,无疑是郭平打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