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知秋发现的这种砗磲品类,寿命应该能到上百年左右,目前20多年的砗磲,还只是砗磲的成长期。
不过相较其他贝类而言,已经算是庞然大物了。
它的贝壳直径足有一米多,厚度也达到了几十厘米。贝壳的表面光滑如镜,仿佛经过了大自然的精心雕琢。
由于砗磲的贝壳质地坚硬且美观,因此在过去常常被人们捕捞作为装饰品或工艺品。
随着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砗磲的数量急剧减少,目前砗磲甚至已经濒临灭绝。
因此在整个世界上,都是属于濒危的保护动物。
所以夏知秋也并不打算真的拿这只砗磲的贝壳来做宝石和饰品,只是纯粹作为一种收藏欲,可以作为自己桃花岛海洋生态博物馆中的一个珍贵展品,进行展示和收藏。
当然,在目前海洋生态展览许可证没办下来之前,夏知秋是没法公开进行展览的。
但是不影响夏知秋提前将一只最大的砗磲拿回了现实海域当中,还好快艇上绞盘,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砗磲搬上了快艇当中。
再次看了一眼水藏镜像海域,确保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夏知秋跟徘徊在自己快艇旁的“送鱼”和其他海豚告别后,便开着快艇,带着满船的珊瑚礁、珍珠,回到了南岛当中。
此时已经是凌晨4点多,夏知秋回石楼简单的休息了会,便又爬了起来继续晨跑。
在桃花岛生活久了之后,夏知秋的精神和身体素质有了极大的变化,一夜未睡已经是显得精神奕奕。
刚吃完早饭,夏知秋就接到了薛仲的电话,薛仲带来了两个个特别大的好消息。
海洋生态展览许可证,办下来了。
不仅是海洋生态展览许可证,连带着整套海洋生态博物馆的整套流程,也都办好了。
并且,薛仲还专门帮夏知秋申请了一块自然资源部的海洋生物实验室牌照,能够合理合法的研究海洋保护生物。
只是只能做研究,但依旧不能进行任何商业化的买卖或其他商业行为。
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夏知秋正发愁类似像砗磲这种海洋保护动物,没有合法的方式公开露面呢。
就收到薛仲带来的这两个好消息,一个《海洋生态展览许可证》,就可以让砗磲、红珊瑚这种,名正言顺的在桃花岛海洋生态博物院中进行展出。
而《海洋生物实验室》,则让夏知秋对一些珍稀或者海洋保护动物进行研究,包括做部分的标本或者设计加工之类的。
夏知秋赶忙通知了王小圆,让王小圆直接跟国家海洋博物,以及自然资源部那边对接具体的后续流程事宜。
同时给王小圆看了在后院海水池子里养着的砗磲,让王小圆可以尽快在已经初步建成的小海洋馆展厅当中,对这个砗磲进行展览。
王小圆上次在夏知秋吩咐,要提前启动海洋生态博物馆时,就在月牙湾靠近北岛区域的山崖下方,利用之前本来想要修建酒店大堂的区域,临时搭建了一个海洋生物的封闭展览区域。
可以供夏知秋后续捕获回来的一些珍稀海洋生物进行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