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帘轻摇,轿内穿着锦缎衣裳的二娘娘,脸上悲伤的目光也随之晃动。
终于,车队驶至皇宫之外,前方的马蹄声打起了节拍,这是要出城了。
路边的青石铺路上,一串串孔明灯般的烟火袅袅升起,火光在远方交汇成了一条光带。
天边渐渐变得橙红,夕阳在彩旗上照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芒。
二娘娘的车队走到城外,迎接她的是南诏太子。
南诏军队士兵列队,手持长矛和盾牌,众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这对新人身上。
陈牧看着这位虽说没有什么反感的二娘娘走出宫门时。
他的心动了一丝的同情。
陈牧走到二娘娘的车驾旁边,他的眼神里透露着对她无法言说的情感。
“二娘娘,知道你喜爱诗文,我做了一首诗送于二娘娘。”
陈牧从袖中掏出,隔着轿帘递给了二娘娘。
“德门应卜好音来,月老传书带笑开,吐凤绍求称济美,乘龙吟絮偶清才。”
“果然是好诗,不过,一个小太监怎能知道军国大事呀!”
二娘娘喃喃地念叨,轻叹了一声。
“小牧子,我要走了。”
二娘娘终于开口说话。
“小牧子,日后我们有缘再见吧!”
陈牧隔着轿帘能感觉到,二娘娘声音虽然平静,但是,却流露出无尽的痛苦和伤感。
二娘娘明白也许这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面,也许今生再也回不到大赵国。
“二娘娘,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
陈牧深深鞠了一躬,转身退下。
熹妃走到轿旁。
“姐姐,日后到了南诏国有人胆敢欺负你,我要杀他个鸡犬不留。”
“妹妹,你脾气火爆的性格一直让我略感担忧。”
二娘娘把手伸出轿帘,熹妃立即拉住姐姐的手。
“妹妹啊,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再乱惹是非了。”
熹妃拉着姐姐的手,温柔地说道。
“姐姐,别担心,我会听你的话,姐姐,路上保重。”
熹妃眼中含泪,依依惜别二娘娘。
熹妃紧紧握着姐姐的手,她知道妹妹很想让她多留一会儿。
但是,她必须要走了。
二娘娘深知,这场所谓婚姻,对于二娘娘来说只是皇上政治上的需要,是无法逃避的现实。
“好了,妹妹,我该走了。”
“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不要太难过。”
二娘娘说着,下意识地松开了妹妹的手。
“姐姐,路上小心。”
望着二娘娘的车驾,眼中闪过一丝难舍,她知道姐姐今生今世也不容易再回到大赵国了,接下来的路,她需要自己走下去。
妹妹默默地看着二娘娘车驾走远,直到她消失在视线中。
当二娘娘的车驾消失在远方时,陈牧长叹一口气。
他知道,二娘娘未来的路上会有很多风风雨雨。
熹妃垂头丧气,眼角的泪水不时地滑落。
“小牧子,那你过来,抱抱本宫。”
陈牧顿时傻眼。
“就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