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毛贼连守卫森严的天牢都能攻破,你们谁敢说自家的守卫比天牢还安全?”
“你们就指望他们?”
大臣们顿时哑口无言,连老顽固董路也有些动摇。
一来,陛下说的确实有道理,他们的府邸都在内城,防卫远不如宫城严密。
昨儿那帮毛贼,不管是谁派的,能攻破天牢,就能闯进你们府里,你们不能把自己的小命寄托在别人不那么丧心病狂上。
关键是,陛下扔奏折那一手,明显是在警告他们,如果不想他跟恭亲王一派干起来,说话前最好多动动脑子。
这次出了这么大事,他还没怎么杀人呢。
这回,连恭亲王一派的人都不敢冒冒失失地站出来反对,整个朝堂一下子安静下来。
恭亲王见状,忍不住闭眼长叹一声:唉,大局已定,武举的事看来谁也挡不住了。
董路也叹了口气,然后沉声道:“启禀陛下,武举可以搞,但不能只针对寒门子弟。豪门贵胄里也有能人猛将,甚至有些将门之后,军事才能和武艺都很出众,也该给他们一个机会。”
“既然陛下要选出大纵最有真材实料的将领,那就让大家公平竞争!”
秦廷敬皱眉看着他那副坚决得要死要活的样子,知道这是他们的底线了。
想了想,他还是点头同意了。
至少打破了封锁寒门的壁垒,露出一道缝来,他今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只要坚固的大坝出现一丝裂缝,等待它的必然是洪水泛滥,只是早晚问题。
“就这样。”秦廷敬冷冷地说:“即日起,公告天下,邀请所有尚未任职的有真才实学之人,无论出身寒门还是贵族,都可以来京城参加一个月后的武举。”
“这次武举,选出一个武状元,直接当巡防营的头儿;前一百名,都能到军队当官当将。”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不仅一反常态地支持,态度还变得十分积极,好像之前坚决反对的根本不是他们一样。
恭亲王使了个眼色,一帮大臣纷纷出列:“陛下,武举之事至关重要,臣愿主动请缨,负责武举。”
他们也想明白了,既然大势所趋,武举无法阻止,那就参与进去,先下手为强。
恭亲王深知其中利害,所以让自己的人纷纷请缨,只要有一个被选中,他们就能再次占得先机。
这一瞬间,他们已经开始琢磨自家哪个优秀的后辈能去武举,跟那帮穷酸书生拼一拼。
秦廷敬冷笑看着他们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淡淡地说:“行了,你们别争了,武举的事,朕早有安排。”
他看向兵部尚书郭有容:“这件事就交给兵部来做。”
郭有容赶紧点头,严肃地说:“臣遵旨!”
大臣们默默无言,这场关于武举的拉锯战,终于结束了。
秦廷敬心里松了口气,这块硬邦邦的冰,总算被他撬开了一角。
武举已经启动,科举还会远吗?
退朝之后,秦廷敬刚回到御书房,张太傅就一脸阴沉地跑来:“陛下,南方传来消息,曹大人下江南的路上遭到刺杀。”